01

要说道武侯祠的故事,我们开篇先理清一个概念:武侯祠到底有多大?

今天成都人嘴里的武侯祠,实际上是“广义”上的武侯祠。它是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组成的三国历史遗迹区,加上原来的南郊公园和“锦里”三个部分组成的建筑群。

就狭义的“武侯祠”而言,它只是专门纪念诸葛亮这位蜀汉丞相的祠宇。诸葛亮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但是影响最大的却是四川成都武侯祠。

那么这座纪念诸葛亮的祠宇是如何演变成如今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呢?

从南北朝到21世纪,这是一场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大变动,贯穿了整个蜀地的兴衰变迁。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年)先主刘备葬于惠陵。根据汉制,建陵同时应建原庙用于祭祀。刘备死后溢号“昭烈皇帝”,所以当时在惠陵旁修建了“汉昭烈庙”。

后主刘禅在位四十年,按当时礼制,每年至少三次率大臣们到惠陵、昭烈庙祭祀扫陵。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蜀汉至南北朝的祭祀,汉昭烈庙中只有神位,没有我们今天见到的塑像。

武侯祠建筑群建筑格局第一次大变动始于南北朝。

蜀中武侯祠最早建于东晋时期。《太平寰宇记》记载道:“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城内独存孔明庙。”可见蜀中武侯祠始建于李雄据蜀的时候(至年)。这座武侯祠最早建于成都“少城”内,大约在当时成都城内西部。这就是狭义的“武侯祠”的前身。

这座武侯祠由成都“少城”迁至南郊惠陵、汉昭烈庙旁的准确时间尚无法确定,但根据史料推断约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武侯祠虽然自成体系,但是确实与惠陵、汉昭烈庙相邻。三大部分“同框”之后,武侯祠建筑群建筑格局也基本形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成都三国历史文化遗迹的整合。

时间来到明朝,武侯祠建筑群建筑格局第二次大变动始于蜀献王朱椿。

明朝初年的时候,蜀献王朱椿兴冲冲地来到惠陵拜谒,见到的却是一片残垣断壁,于是他便对遗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和整合。

在这次全面整修过程中,朱椿废除了原在昭烈庙西侧的武侯祠,直接把诸葛亮像移入昭烈庙内刘备像东侧,将关羽和张飞像排列于西,即将原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者合一。朱椿将原来武侯祠的诸葛亮像移入汉昭烈庙,意在抬高诸葛亮的地位,使“君臣宜一体”共享世人拜谒。武侯祠建筑格局调整反映了儒家文化对这一建筑群的深刻影响。

朱椿的修缮和整合改变了南北朝以来武侯祠、汉昭烈庙之间的建筑布局。由原来毗邻的一祠、一庙,变成独立一庙。由于诸葛亮像和原刻立在武侯祠的唐代著名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也移入庙中,时人便以为这是刘备移到诸葛亮祠内。

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虽然专门祭祀诸葛亮的祠堂不存在,但是人们按照习惯仍将塑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像的庙宇称为武侯祠,乃至这片建筑群也被称为武侯祠。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后面几次调整中,直至今日。这大概是朱椿没有预料到的。

明代藩王调整建设出的君臣同祀一庙格局在明末清初毁于战乱,在清康熙年间又逐一恢复。这一次恢复便可以见到几分如今武侯祠建筑群的模样。

集中了蜀汉君臣的祠庙经过九个月的时间修建而成。清代这座武侯祠,如明代格局一般也包括了刘备的惠陵、汉昭烈庙等三国遗迹。

庙祠内地基高,建筑面积大的前殿祀刘备。穿越过厅,地基较前殿低,建筑面积略小的后殿祀诸葛亮及子孙。同时大殿左右配以钟楼、鼓楼和东西厢房,成相对独立祭祀区域。这样格局既不违反封建礼制,又迎合民众心理突出诸葛亮的地位。

重新修建的整个祠庙称“诸葛忠武侯祠堂”,但最大一座殿宇是祭祀汉昭烈皇帝刘备,成为一座中国独一无二的君臣合祀的祠庙。

时间来到年,武侯祠从住持道人手中接管过来,成为对公众开放并收取门票的历史古迹。从这一年开始,武侯祠建筑物加快了自己演变的脚步。

武侯祠和南郊公园的关系印证了《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南郊公园紧邻武侯祠西边,这是民国年间修建的纪念川军抗战将领刘湘的墓园。武侯祠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南郊公园合并,后来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分开,成为两个单独收费的景点。年,为保护和利用好三国文化遗产,武侯祠与南郊公园又再次合并。

年,武侯祠原址上成立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为了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接下来的几年里,武侯祠将祭祀刘、关、张的“三义庙”从提督街原址迁建至武侯祠内,又修建了后来成为全国重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仿古一条街“锦里”。

武侯祠建筑群建筑格局终于演变为我们今天见到的模样。

0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文人名宦来武侯祠拜谒。明代藩王朱椿在探访之后调整建设出的君臣同祀一庙格局,伟大诗人杜甫来此踏访之后写下千古名句。

上元元年(年),杜甫刚来到成都安顿下来,立马就来到南郊踏访武侯祠。杜甫一生对诸葛亮十分景仰推崇,留传下来的吟咏诸葛亮的诗就多达二十余首。

我想在杜甫心目中,诸葛亮无疑是臣子的楷模。他自己没有如诸葛亮一般,得刘备“三顾”的青睐。怀才不遇,历经坎坷的杜甫感慨就更为深刻。在种种感触之下,当他走进武侯祠时,挥笔创作了著名诗篇《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鹉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现存史籍中最早谈到“丞相祠堂”即成都武侯祠的宝贵史料。它甚至为我们推断武侯祠迁到这里的大概时间提供了佐证。这首诗,第一次提到武侯祠的外景观,是以“柏森森”为重要特征。

唐元和四年(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裴度、柳公绰、杨嗣复等僚属到武侯祠拜谒。武元衡即命节度府判官裴度撰碑,裴度即撰写了《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语言精美,文情并茂。加上由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由当时蜀中最著名的刻工鲁建亲刻,被誉为“三绝碑”。该碑为研究武侯祠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许多重要线索。

正是因为这些文人名宦对武侯祠的传诵,使得成都武侯祠内保存了大量的楹联、匾额和碑碣。其中承载着历代文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忠贞不渝精神的赞叹。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这是明代文人游俊题在过厅的楹联。上联中所说的“两表”即前后《出师表》,这是诸葛亮两次出师伐魏前向刘禅表明心迹和态度。《出师表》中回顾了刘备当初“三顾茅庐”的情形,所以楹联中写道“酬三顾”。下联所说的“一对”即是指《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向刘备推心置腹地谈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提出了一个共图霸业的完整方案。诸葛亮后半生按照这个方案,兢兢业业辅佐刘备父子建立蜀汉政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这道上联是杜甫在《七律·蜀相》诗中的句子。下联是董必武所书,他紧紧抓住诸葛亮出山“三顾”和“一对”这两个大亮点,巧对出了与此句极为吻合的下联。

这些楹联、匾额、碑碣、诗词不仅赞扬诸葛亮历史功绩,同时也记载了武侯祠的沿革,记录了祠内文物在不同时期中的保存现状。这些楹联、匾额、碑碣、诗词是我们了解武侯祠历史的重要文献依据,同时它们也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武侯祠内不仅楹联和匾额可以说道一番,殿内众多塑像同样也值得大书特书。

前文提到,按照蜀汉至南北朝的祭祀,汉昭烈庙中只有神位,本没有我们今天见到的塑像。那么这些塑像是怎么来的呢?

塑像是成都武侯祠文物之一大宗。这些塑像年代久远,特色鲜明。祠内现有的50尊塑像中,47尊为清代所塑,具体塑制于至年(清康熙十一年至道光二十九年)年间。全国其他寺庙祠观等文物遗迹中的塑像所塑多为神佛、罗汉,偶有塑历史人物的数量也极少。而武侯祠塑像除6位侍者以及周仓外,其余40尊所塑人物均为见于史籍记载的蜀汉历史人物。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塑像,在诸文物胜迹中实为翘楚。

年(明洪武二十三年),蜀献王朱椿“就藩”到成都后,重建昭烈庙,同时废除了成都南郊惠陵旁的这座武侯祠,将武侯祠中的碑碣迁入昭烈庙中,诸葛亮像也塑入了昭烈庙中。当时“帝(刘备)位中”,居大殿上之主位;“而(武)侯与关、张祔左右”,分列两旁。也就是说,明初祠庙内共塑了四尊蜀汉历史人物塑像,汉昭烈庙中除了神位以外,也有我们今天见到的塑像。到明弘治乙口年时,庙内又增塑了刘谌、诸葛瞻、诸葛尚和傅佥等四尊像。

前文提到,武侯祠内现存塑像分别塑制于清代的康熙、乾隆和道光等不同时期。有趣的是,后世塑制这些蜀汉历史人物时,主要是参考戏曲、演义故事和传说等艺术渲染后的形象,再由工匠艺术加工而成。

依照历代史籍的惯例,除非身高外貌异于常人之处会有记载,否在在传记中一般对人物外貌并不做记叙。所以我们才会对刘备的“此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等特征印象深刻,反而对司马懿,庞统等人的外貌并无印象。

据说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塑制庞统像时,就是参考川剧中的庞统扮相塑成的。当时活跃在成都戏曲舞台上的一个太洪戏班中,有位叫何二胖的演员,以扮演庞统而驰名,历史上并无庞统面黑的记载,工匠们却参照何二胖的扮相,塑制了今天我们在东廊中看到的面部较黑的庞统像。

三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和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那刀光剑影,群雄割据的时代,叱咤风云,个性突出的英雄,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忠义、智慧和勇武的精神。成都武侯祠正是体现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承载所在。

岁月悠悠,千年三国胜地历尽沧桑魅力依然。

铅华洗净,千年古祠承载历史焕发熠熠新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