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这幅对联十分精炼的概括了他“鞠躬尽瘁,睿智谋略”的一生。公元年,因为多年的积劳成弊,乱世贤臣诸葛亮带着“北伐未成”的遗憾,卒于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也许是因其生前太过“神机妙算”的缘故,后世之人就为此传出了他“绳杠断烂之地”为自己身后墓地的故事。而正所谓是“谎言永远不可能成为真理”。《三国志》中明确记载诸葛亮在弥留之际,遗言后主刘禅要将他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为坟,冢足容棺。这也就是现今位于陕西勉县定军山上的武侯墓。整座武侯墓净高5米,墓冢周长60米,四周砌筑八卦形花墙,墓前竖碑一块,上刻“诸葛亮武侯之墓”。墓周还植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护墓双桂和22棵柏树。结合墓前遗迹和正史记载,我们也可确定这就是诸葛亮的身后之墓。但让所有曾来参观武侯墓的游客为之迷惑不解的是,在距离武侯墓西南方向一百米处的山坡凉亭中竟还有一座武侯墓。并且墓前还立着刻着“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真墓”碑文的墓碑。而由于他们无法确定两座墓的真假,所以前来瞻仰祈祷时,两座墓都会拜一下。后来当地的文物部门针对这一疑问,专门面对媒体公开作出了解答。据专家介绍:造成现今游客“真假武侯墓”困扰的直接原因,其实就是清朝嘉庆年间当地的最高长官陕甘总督松筠为糊弄嘉庆皇帝,所策划的一场欺君闹剧。当时的松筠奉命率军平定白莲教叛乱,但却几战几败。为了不遭到嘉庆皇帝的追究斥责,就在当地散播出了“白莲逆贼进军定军山时,诸葛丞相显灵,不战而退”的谣言。嘉庆帝看到他的虚假呈报后竟信以为真,龙颜大悦。随即还为建于墓园中的武侯祠亲题“忠贯云霄”御赐匾额,同时赏赐黄金两用以墓祠维护。而当时在皇帝老儿面前蒙混过关的松筠,更加飘飘然自己的“无敌睿智”。不久之后,他就根据《三国志》中诸葛亮要求依山而建身后之墓的遗命记载,片面的认为当时定军山上不依山而建的武侯墓是座假墓。并下令知县马永刚在凉亭中修建了一座依山而建的“真墓”。常言道:无独有偶,民国时期当地的一位县长看到他命人修建的这座“真墓”后十分的赞同,随后就命人在墓前耸立了“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真墓”的墓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77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