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陕西汉中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那里发生了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但是对于汉中来说,勉县则可谓其生命线。失勉县,则汉中不保。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勉县。
勉县,隶属于汉中市,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靠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勉县是个小城,面积不大,平方公里,人口约41万。但不要小看勉县,境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和略阳、宁强并称“勉略宁”金三角,被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亚洲的“乌拉尔”,铁矿、镍矿等储量居全省首位,为陕西钢铁工业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勉县历史悠久,古称沔县、沔阳,因沔水而得名,沔水就是汉江。因“沔”([miǎn])字生僻,很多人都不认识,年由“沔县”改为“勉县”。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湖北曾也有一个沔阳,就是现在的仙桃市。近年来,一直有勉县恢复旧称的呼声,“沔州”、“沔水”的呼声最高。此事我们暂且不论,勉县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具有深厚的三国历史文化积淀。
在勉县县城之南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大体呈东西走向,绵延十几公里,绝对高度只有二百多米,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定军山。山脚下就是三国时定军山之战的主战场,在这里黄忠刀劈夏侯渊,成就五虎的美名。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公元年,曹操10万大军攻下汉中,留下夏侯渊、张郃等镇守。汉中夹在关中和巴蜀之间,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
曹操拿下汉中,可随时翻越大巴山脉,进攻蜀汉,这让刘备如坐针毡。公元年,刘备进兵汉中,被挡在阳平关外,曹刘双方僵持不下。阳平关(古阳平关)在今勉县武侯镇莲水村,卡在通往巴蜀的金牛道口和通往秦陇的陈仓道口,西控川蜀,北通秦陇,是汉中的西面门户,蜀之咽喉。
阳平关位置重要,又易守难攻,曹军重兵防守下,刘备自然无可奈何。曹操能拖,刘备拖不起,只好孤注一掷。公元年,南渡汉江,翻越米仓山,强占定军山。夏侯渊和张郃转攻定军山,老将黄忠一刀劈了夏侯渊。最终刘备赢得定军山之战,拿下汉中,奠定鼎立局势。
诸葛亮对勉县极其重视,甚至超过对汉中的重视程度。诸葛亮在沔阳(今勉县)养兵备战,后来屡次北伐都是以此为基地,六出祁山四次都是出阳平关西进。诸葛亮死前曾留下遗嘱,死后要葬于定军山,这又是为何呢?
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至死都在为蜀汉操心,留下下葬定军山的遗愿,其目的是为了告诫蜀汉君臣,一定要非常重视沔阳,重视定军山。不说能否北伐成功,这里是蜀汉存亡的保证,因为沔阳实在太重要了。
我们知道,汉中和关中之间的通道一共有五条:子午谷、傥骆道、褒斜道、陈仓故道、陇南道。这五条道中,子午谷、傥骆道、褒斜道险峻难行,很难大规模用兵;陈仓故道和陇南道可用兵,刘邦暗渡陈仓攻入关中走的就是陈仓故道,不过陈仓故道被曹操所毁。陇南道绕道秦岭西侧,虽然路途远点,但路况相对要好走一些。
此外,阳平关还扼守着汉中南下巴蜀的金牛道。勉县扼川、陕、甘之要冲,控诸道,位置实在太重要。不管从进攻还是防守的角度来说,只要守住勉县这个重镇,进可攻退可守,最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守住勉县的重中之重就在定军山这个高点。
诸葛亮是想通过安葬遗嘱,提醒蜀汉君臣沔阳(勉县)和定军山对蜀汉存亡的重要性,可谓用心良苦。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蜀汉的最终灭亡虽说直接原因是邓艾偷渡阴平,而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蜀汉丢了汉中。
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