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法院紧扣党史学习教育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特推出专栏,让人民群众参与、受人民群众监督、由人民群众评判,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沙河法庭
土地纠纷闹矛盾多次调解促和谐
7月16日,西乡县人民法院沙河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引起的纠纷,促使当事双方积弊已久的矛盾纠纷顺利化解,受到当事人一致好评。
送达
但某与洪某系同组村民并连带亲戚关系,年10月26日,双方共同签订一份房屋买卖契约,但某为甲方、洪某为乙方。契约约定:甲方将本组洪家老屋砖木结构瓦房三间卖给乙方,甲方的责任田产权以及自留山产权都归甲方,但乙方对土地及山林均享有长期的使用权。契约签订后,但某就将该房屋附近的三块土地及自留山交给洪某进行耕种,管护至今。年,因上述的三块3.21亩土地确权在但某名下,故与洪某协商向其收回土地,在此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
调查
立案后,洪某多次拒接诉讼材料,沙河法庭遂前往洪某家中进行直接送达并对土地现场多次勘察。7月7日,法庭对案件进行了第一次庭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因双方意见分歧较大,调解陷入僵局;7月9日,承办法官与书记员再次前去桐车坝村并邀请村支部书记一同前去契约中证人家中进行询问并对争议土地再次进行了勘察、取证,决定于16日在村委会会议室进行第二次庭审,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调处
“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承办法官既要扎在田间地头,也要依靠乡镇领导、村组干部、诉前调解员等力量,进行多方调解、共同协作,更好稳固与群众间的鱼水关系,促使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
峡口法庭
人民公仆为人民秉公执法显正义
7月21日上午,专程从勉县赶来的唐某怀着感激之情将一面“人民公仆、执法为民”的锦旗亲手送到西乡县人民法院峡口人民法庭法官手中,感谢法官们不辞辛劳为其追回了拖欠长达五年的劳务费,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文首一幕源于近日峡口法庭审理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年,被告陕西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西乡县骆家坝镇内通村公路改建工程后,设立项目部,同时授权被告李某负责管理对外一切业务,李某又私下与他人合伙承揽该工程,并将部分工程的劳务分包给原告唐某,合同价款总计50余万元。期间,项目部多次更换负责人,原告带领30余名外地农民工约半年时间完成了施工,工程竣工后于年投入使用。被告陕西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除支付10万元款项后,因各方对部分工程款项各执己见,导致应付款项至今未结算也未给付。原告被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导致官司缠身,多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颇为窘迫。原告遂将诉讼材料邮寄至峡口人民法庭。
审理过程中,法庭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了证据。经过两次庭审,在查明了双方当事人在施工合同中的法律关系后,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求大同、存小异”,对原告施工工程价款进行了结算,最终促使原、被告各方达成了分期给付原告工程款30余万元的调解协议,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满意,一起错综复杂、涉及面广的合同纠纷案件至此落下帷幕。7月20日,被告按调解协议将首批执行款10万元予以履行,唐某感激法官干警的辛勤付出,便驱车百里为峡口法庭送来了一面“人民公仆、执法为民”的锦旗。
长期以来,峡口人民法庭干警始终秉承着“完成一起诉讼,化解一段恩怨;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服务理念,坚持秉公司法、为民司法,赢得了辖区群众广泛支持和肯定。
原标题:《群众利益无小事点滴中的司法为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