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上铺是陕南人,每每开学回来的时候常带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给我们把玩,直到现在我的不知哪个盒子里还沉睡着几支当年他给我的箭簇。记得他曾经夸张地和我们说,在农村的家里就是挖个厕所也必须向文物部门备案,因为你指不定从土里挖出了什么,而我们的下一站就是曾经在秦汉时代有着辉煌历史的陕南。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佛坪,到勉县走G5不到公里,但是我们选择了老路走G国道。路程虽然远一点,但是秦岭多彩的风光还是值得慢慢欣赏的。
G两山夹一沟,湿润的水汽从南方顺着沟壑向北吹来,渐渐南方的景观代替了北方的山色,路边成片的竹林间遍布着嫩嫩的竹笋,这对于酷爱盘中鲜笋味道的丁哥来说的确有是个大兴奋。
昔年的G被G5替代后,如果没有特别规划线路,去洋县蔡伦墓和蔡伦祠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毕竟没什么人会为了看一眼这俩不大的景点而驶下高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改变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况且丁哥自从在丁妈学校的实验室里自己抄了一次纸以后,一直对造纸的过程非常感兴趣,所以来祭拜一下这造纸的鼻祖是必须的事情。五一节假期前夕,我晕头转向地还以为有7天长假,甚至安排好了去安徽泾县宣纸厂小住几天行程,让丁哥详细了解这一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艺,可惜实际假期只有短短的3天。所以这一次一定要带丁哥去蔡伦祠看一看。
蔡伦祠和蔡伦墓只是遗迹了,并不很大,寥寥不多的文物也是在十年浩劫后从附近民间征集来的,原先庞大的建筑群和地表文物在那个破四旧的时代被毁坏殆尽,仅剩的院落在那时也被改成了骡马交易市场。
蔡伦墓和蔡伦祠就在G路边,占地面积并不大,用不了1小时就可以转完,但是孩儿们却流连了许久。也许是因为没什么游人的缘故,景区的工作人员从容地、特别热情地为我们表演了抄纸的古老技法,并详细讲解了多达70多步的蔡伦纸造纸流程。事后我咨询了泾县的朋友,他们告诉我,现在宣纸的生产工艺还是遵循着这种古老的方式。只不过安徽高档的宣纸更多的使用稻草替代了传统蔡伦纸中的龙须草,用以调和宣纸中大量使用的陈年沤制青檀树皮纤维,增加宣纸的韧性,而造纸的技艺还是古老的蔡伦纸制造工艺。
现在的院落和建筑是文革后在遗迹的基础上修复的,但有些造纸场地遗址还是保留了下来。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小朋友们表演造纸过程中抄纸和晾晒的工序。
在蔡伦祠中特别辟出了一个跨院,展示了一些在造纸流程中的重要步骤,有些步骤小朋友们还能亲自尝试。在最后的展室里,陈列了一些蔡伦纸的成品,由于这些纸的生产原料是龙须草,所以摸起来的手感更像书画纸,抗拉性似乎比使用稻草的宣纸好一点,但是色泽和细腻的手感要远逊于高档青檀宣纸。
把沤烂的植物纤维捶打得更加疏松、细腻是造纸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展室里工作人员特别布置了笔墨纸砚,丁哥饶有兴趣的试写了几笔。古法蔡伦纸和用檀皮、稻草的特净生宣相比晕笔的程度更夸张,只是由于龙须草的纤维更长,效果不似宣纸那么均匀。
丁哥和小朋友在造好的古法蔡伦纸上试着用毛笔写字,亲身感受着中华古老文化,当然,临走时每个人都买了一本古法纸制的本册作为留念。
出了蔡伦祠,小朋友们人手一本手工纸的本子,希望他们能记住这改变人类文明造纸术是中国人在近0年以前发明的。今儿的第二站勉县的武侯祠。
这是第二次路勉县的武侯祠了,这是国内最大的武侯祠。
勉县离洋县并不远,是出川入陕重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勉县旧称沔(音勉)县,得名于沔水,沔水是汉江的古称。勉县的武侯祠是中国8座武侯祠中唯一有皇帝御笔匾额的,也是最古老,最大的武侯祠,建于诸葛亮逝世后29年。勉县位于汉中平原,平原长公里,宽20~30公里,原隶属于四川省,是入川的战略要地,有“得汉中即得巴蜀”的险峻。富饶汉中平原是巴蜀的粮仓,当年诸葛亮和曹魏在此激战经年,直到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斩杀了夏侯渊,才稳固了汉中的归属,随后刘备在汉中称王,奠定了2年以后刘备在成都称帝的坚实基础。
这座城楼就是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西城城楼的复原建筑,这座复原建筑也和武侯祠有着同样的历史,原城楼应该在离武侯祠不远的地方,据说已经不复存在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条石板路,这就是著名的蜀道遗迹,古老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就从这个复原的锡城城楼前通过。
这里就是诸葛亮屯兵汉中时的办公室,在他逝世以后,改建成了武侯祠,用以纪念中国历史上这位杰出的伟人。
这株古老的汉柏上缠绕着一颗开着艳丽红花的藤萝,据说这样共生了千年。
不大的勉县汉水横流,密布着大量和三国有关的历史遗迹,定军山、西城、阳平关……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武侯祠,当年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恢复汉室,在勉县住了8年,布置军事,恢复生产,而他的办公地点就是现在的武侯祠。诸葛亮逝世后,为了纪念他,后主刘禅下令扩建并改建成武侯祠,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相父。从祠堂后的观江楼望出不远就是定军山,山脚下就长眠着这位中国历史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
历代文人墨客为汉中的武侯祠留下了大量墨宝,这里成了演习书法艺术的重要场所。
远处右侧的山峰就是定军山,那些旗杆后面就是现在汉江的河道,据考证汉江改道前,就从我们站立的这座城楼脚下流过。
丁哥对于三国故事兴趣点仅仅是这里、那里,还是哪里打过仗,对于人们对诸葛亮的敬仰还不能完全理解,也许过上几年,十几年,当丁哥长大了,再读《三国志》时,会想起他小的时候爸爸带他来过的武侯祠,带着他走过的这样那样的路。有时我真的想这样陪着他一起走下去,但这是不可能。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走自己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坦途。
在北京,娃们一般是不被允许买冰棍吃的。在勉县服务区,在娃们的软磨硬泡下,每个人允许吃1根冰棍,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1天里看了大汗时代两位巨人,奔波了几百公里后,我们出发去成都了,该享受一下天府之国的安逸和富饶了,而丁哥却累得在后排座椅上沉沉睡去了。
后记:不知不觉已经从北京出发1周了,一路上经历了很多,不管怎样我们走出了第一步。马上就到安逸的成都了,美食和美景在不停地召唤着我们,成都休整是我们正式进入藏区前最后一次休息和补充了。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