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辖2区9县(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洋县)。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被誉为“汉人老家”。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自古就被赞誉为“鱼米之乡”,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国”。汉中有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汉中被称为熊猫故里;生存有世界濒危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

汉中建国以来行政区划沿革

年12月6日,汉中解放后,设立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

年3月3日,陕南行政公署(简称“陕南行署”)迁驻南郑市,下辖商洛、两郧、安康、汉中4个分区,直辖南郑市。汉中分区辖南郑县(政府驻铺镇)、城固、洋县、佛坪、镇巴、宁强、沔县、褒城、留坝、西乡10县。

年5月,将宝鸡分区的凤县划入汉中,县城由凤州迁双石铺。

年2月,撤销陕南行署,设立省政府南郑区专员公署,行政区为南郑专区,辖南郑市及南郑、褒城、凤县等12市、县。

年1月,划出宁强县的张家桥、唐家坝、孙家岭、李家坝、水田坪、黎坪、元坝子、禅家岩、五郎坝、板苍坝、小褒城、挂子山乡,褒城县的钢厂、大河坝、云河、纸房,南郑县的庙坝共17乡,设立黎坪中心区,区政府驻元坝子,直属南郑专区。1月,又将沔县的漆树坝、小河庙,房家湾3乡划入黎坪中心区。

年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10月,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南郑市更名为汉中市,归汉中专区辖。汉中专员公署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年,四川省通江县碑坝区划归陕西省南郑县。

年,四川省旺苍县三道乡划归陕西省黎坪中心区。

年11月,撤销南郑县,并入汉中市;撤销佛坪县,辖区北部(秦岭主脊以北)划入盩厔县;中、南部并入洋县;东部并入石泉县;撤销黎坪中心区,辖区分别并入宁强、沔县;撤销褒城县,辖区并入沔县和汉中市;撤销留坝县,辖区北部并入凤县,柴关岭以南的江口、留坝两公社划归汉中市。此时汉中专区辖汉中市及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宁强、凤县、沔县、略阳县。

年12月,凤县划入宝鸡专区。

年8月,恢复南郑县(驻地迁于周家坪)、留坝县、佛坪县。佛坪县原秦岭以北地仍归盩厔县。

年5月,汉中市撤销改设县。9月,沔县改名为勉县。

年1月,汉中专区改为汉中地区。

年6月,汉中地区革委会改为汉中行署,所辖县未变。

年7月,汉中县撤销,恢复为汉中市(县级)。

年,汉中地区辖汉中市及南郑、城固、洋县、佛坪、西乡、镇巴、勉县、宁强、略阳、留坝。

年2月21日,撤销汉中地区以及县级汉中市,改设为地级汉中市,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县级)。

年8月28日,撤销南郑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南郑设区后,以原南郑县的行政区域为南郑区的行政区域,南郑区人民政府驻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

汉中市情简介

汉中是镶嵌在秦巴之间、汉水之源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就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称,辖9县2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个镇、24个街道办,个村、个社区,总人口万,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汉中历史悠久。人类考古可追溯到万年前,自秦设汉中郡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刘邦在此称王、开启汉室基业,汉江、汉朝、汉中、汉人、汉语、汉服与汉文化一脉相承,被誉为“全球汉人老家”。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博望侯张骞墓祠、汉代水利遗址“三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古汉台、武侯祠等名胜古迹驰名中外,褒斜栈道、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等文化瑰宝誉满全球。

汉中生态秀美。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8mm,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一、居西部第二。境内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在此栖息繁衍,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汉中资源富集。有元胡、杜仲、天麻等药用植物多种;石墨、铁、锌、锰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玉资源丰富、品类齐全,镇巴区块天然气储量巨大,略阳、勉县、宁强三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被李四光先生誉为“中国的乌拉尔”,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有大小支流余条,地表径流量.6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1.7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量万千瓦;拥有覆盖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天坑群,其中超级天坑2个、大型天坑7个、常规天坑45个。

汉中宜居宜游。一江两岸、兴汉文化生态旅游区、天汉文化公园多彩多姿,黎坪地质公园入选国家地质公园,建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4A级景区11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汉中境内已探明天坑群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四区四湖四园”是观光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吸引八方游客,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汉中区位优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汉中“四向”融入战略的深入实施,汉中已成为连接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汉中已建成三条高速公路合围、两条铁路和一条高铁交汇、一个机场直达京沪深琼渝等多个经济圈的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进入华中的“西三角”节点城市和丝路源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是西部最受欢迎的投资创业城市之一。

汉中产业兴旺。经过50多年发展,汉中已成为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和绿色食品药品基地。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材料、全域旅游和军工产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新能源汽车不断壮大,天然气、石墨、黄玉和天坑群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汉”字号、朱鹮牌绿色有机农产品畅销全国,呈现出厚积薄发、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