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建兴五年(公元年)三月,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即著名的《出师表》,表明自己心志,并提出了建议: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后主同意。随后诸葛亮率大军10万进驻汉中。汉中地形险要,是屯兵聚粮的理想基地,但从汉中北进,必须跨越南北宽达公里以上的秦岭。汉中进军关中的五条路当时自汉中北进关中,大体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翻越秦岭进入关中,从东至西主要有四条路:子午道:自今陕西西安东南至今陕西汉中东;傥骆道:自今陕西周至西南沿骆谷水、傥水河谷南至今陕西洋县;褒斜道: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南口称褒谷,在今陕西勉县褒城镇北十里,北口称斜谷,在今陕西眉县西南三十里。陈仓道:自今略阳县西北穿越秦岭,至宝鸡西南。这四条路虽然路途较近但很艰险,有的架有栈道,有的没有,进军比较困难。即使有栈道,那时也是没人维护的,必须边走边修。还有另一方向:自汉中经阳安关(在今陕西勉县西)、武兴(今陕西略阳)向西北出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至天水(治今甘肃甘谷东)。这个道路,路途太远了,绕经祁山到达宝鸡,大约要多绕~里路;但是相对而言更平坦,利于进军。诸葛亮首次伐魏,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计划建兴六年(公元年)正月,诸葛亮自汉中北攻曹魏。行前军事会议上,丞相司马魏延提出一计。魏延认为曹魏镇守关中的夏侯楙“怯而无谋”,建议由自己率精兵人(另有负粮人)而行,直出褒中,循秦岭东行,至子午道折返北上,不出十日可至长安,届时夏侯楙定会胆怯逃走,蜀军可不战而克长安。等到曹魏救兵赶到时,诸葛亮大军也可从斜谷而至长安会师了。如此,则可一举平定整个长安以西。诸葛亮认为魏延此计过于冒险,就没有采纳。魏延的计划可行吗?此处先按下不表。我们先来看两年后(公元年)曹魏进攻蜀汉的一次军事行动。曹真从子午道进攻蜀汉公元年七月,曹魏大司马曹真向魏明帝曹叡提出,蜀汉多次入侵(当时已经三次了)大魏,大魏应该出兵讨伐。计划主力由子午谷出发,其余几路同时并进。魏明帝同意了,下令让司马懿逆汉水由西城进军,与曹真在汉中汇合。当时陈群劝谏说,当初武帝曹操攻打张鲁时,提前准备了大量军粮,但还没有攻下张鲁的时候,就已经缺粮了。现在既难以就地取粮,在山里运输给养又极为困难。如果不好好计划一下,恐怕进退失据啊。曹真则坚持要从子午道进攻汉中。魏明帝又给曹真一份诏书,把陈群的建议也跟他说了,让曹真仔细斟酌一下。结果曹真接诏就出动了。曹真进攻蜀汉的情况怎样呢?当然是无功而返。曹真大军穿越子午谷的详细过程,我们可以从曹魏谏官的奏章中看出来。到了八月份,正赶上天下大雨,连降三十多天,栈道断绝。曹魏多位官员建议停止进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奏章,是散骑常侍王肃(王朗的儿子)写的。王肃上书的大意是说: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平原地带行军,如果要从千里之外供给粮食,那么士兵就会挨饿;如果依靠军队就近找粮食,那士兵们就会经常吃不饱。何况现在魏军深入崇山峻岭,一边走还要一边开凿山路,这样额外耗费很多力气,行军速度与平原地带相差百倍。现在又赶上霖雨不断,山道又陡又滑还崎岖难走,兵众拥挤也展不开,空有粮食也送不上去。这些都是行军的大忌。至今曹真发兵已过了一个月,才走到子午谷的半路。自己累得半死,让敌人以逸待劳,这也是兵家大忌。遇到这么多困难,应该知难而退。曹魏众人都看出来这次伐蜀必定无功,因此,九月初魏明帝下令曹真班师。以曹真行军的案例为对照,魏延的计划怎么样?虽然曹真出兵是在夏天雨季,但是仍然与魏延的计划具有诸多相似性。首先,对比一下出击时间,天气和季节虽然不同,但对行军的影响类似。曹真出击是在夏天农历七八月间,正是一年间雨量最大的时候。这个时机选的极差。天雨路滑,山谷道路崎岖泥泞,光走路就把士兵累死了。魏延建议出击的时间是正月,正月虽然没有雨,但是有雪。一个可能是下雪,第二个可能是积雪。山谷里日照条件差,整个冬天都有积雪是很正常的事。雪造成路滑难走,与下雨的效果一样。另外,山谷积雪还可能让士兵难以分辨道路和坑洼,士兵掉入雪坑里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可能性不低。其次,评估魏延的行军速度,十天不可能到达长安。在汉至魏晋时期的行军方式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因此这里找了两个参考数据。一是《汉书》陈汤传的记载,汉代行军速度为每天“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二是《晋书宣帝记》的记录,司马懿率军征讨辽东时,单程余里,预计行军时间为“往百日,还百日”,这样推算,带着辎重的综合部队平均每天行进40里,而且从事后的记录来看,史实就是这样的,非常吻合。以上述数据为参照,我们来看曹真的行军记录。曹真在雨季一个月的时间里,仅仅走了子午谷的一半。子午谷作为山谷,弯弯折折地总长里,加上天雨路滑,这么一算,每天仅仅才走了11里路。这大约相当于平原地带行军速度的四分之一。魏延率领蜀军,如果在平原地带,加速进军,十天大约能走五百~六百里。但是,现在蜀军面临的是山路,还很可能有积雪,而且负载辎重的五千人能走多快也是个大疑问。假设蜀军面临的仅仅是积雪,比下雨的情况要好一点,再假设蜀军士气高昂;因此即使假设魏延所率蜀军每天能达到曹真进军速度的两倍甚至三倍,那么魏延十天时间也只不过能走~多里路。离长安还远着呢。第三,对比分析行军难度,蜀汉军队通过子午谷也会非常疲累,士气低落。子午谷作为长达数百里的崎岖山道,在古代其行人应该是极其稀少的,甚至可以说没有。长时间没人走的山谷道路很容易长满了植物。这时候行军的情况,就如王肃在奏书中所说,军队必定是一边开路一边走。这不但大大降低行军速度,也会使士兵非常疲累,士气低落。魏军以逸待劳,还有长安的深河高城,这个仗也是没法打的,怎么可能迅速拿下长安呢。小结一下本段:蜀军面临积雪的山谷道路,不但行军缓慢艰难,还很可能减员,10天内绝对无法走出子午谷。即使最后走出子午谷,时间越长,士兵就越疲惫,士气也愈加低落,无法胜任攻城任务。魏延的计划还误判了曹魏的反应曹魏认为刘备已经去世,几年来也没有什么动静,在军事上就放松了防备。乍一听到蜀汉出兵,曹魏朝廷和民众都很惧怕。但魏明帝还不错,亲自统领步兵和骑兵五万大军,命右将军张郃监管军务,向西抵御诸葛亮。很快,魏明帝就到了长安。史书上没有记载蜀汉出击和魏明帝到达长安的准确日子。但是从魏明帝曹叡的反应来看,应该是非常迅速的。假如魏延真的实施了子午谷进军计划,恐怕他在路上艰难行军的时候,魏明帝已经率大军到了长安。即使他最后勉强到了长安城下,等待他的也将不会是怯而无谋的夏侯楙。结束语依靠长途奔袭取胜,一要奇,二要快。奇是说谋略上要高明,想敌人所未想、料敌人所未料。快则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突袭;常见的长途奔袭、迂回包抄,如果速度太慢则使奇袭战略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无效。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魏延子的午谷奇袭计划如果实施的话,将变得既不奇、也不快。这个计划是不可行的。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计划是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0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