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里藏着‘金疙瘩’。认准了咱就撸起袖子加油干。”李毅安对漂草沟村村民说。他根据漆树坝镇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措施、脱贫时限等进行线上研判、线下入户核查,落细落小落实了贫困户脱贫的工期点位,明确了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李毅安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务段的一名青年干部。年年初,被选派到汉中市勉县漆树坝镇漂草沟定点扶贫村,成为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李毅安向顾客推荐“创青春”绿茶项目产品熊浩瀚摄今年6月在全国铁道团委、铁路捐助中心和总公司扶贫办开展的“创青春”铁路定点扶贫点青年创业赛中,他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发挥所长,牵头申报的《勉县漆树坝镇明华茶叶专业合作社》项目获“创青春”铁路定点扶贫点青年创业赛优秀奖,并获得“全路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他是漂草沟村的一员,和村民们朝夕相处,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老百姓,他说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村民们走出贫困,过上好日子。“小李是福星,工作点子新……”这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漆树坝镇漂草沟村村民对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务段驻村工作队员李毅安的评价。漂草沟村地处偏远山区,山多田少,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三里不相逢,五里不同俗”是对漂草沟村情况的真实反映。而这一切,随着铁路扶贫干部的到来,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李毅安来自关中农村,算得上对农村环境熟悉,年,作为该段一名帮扶干部,他初到漂草沟村时,就被眼前的一幕整蒙圈了。“当时的村委会是借用以前的废旧学校,遇到下雨天气,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回忆刚进村时的情形,李毅安形容漂草沟村是一个典型的“三无”村:扶贫无项目、无资金、无工作场所。村里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是典型的“水泥路”,大多贫困户家的房屋需要维修,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李毅安推销贫困户农副产品熊浩瀚摄年始,他正式被选派到汉中市勉县漆树坝镇漂草沟定点扶贫村,成为该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万事开头难,漂草沟村共有户人,其中贫困户72户人。第一次去村里调研,村主任用摩托车带着李毅安从南到北走马观花,用了整整五天时间。李毅安说:“我要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踏遍这里山山水水,遍访村里所有的群众。”半年多时间里,他深入6个村民小组,调查摸底,访贫问计,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了一片。为破解漂草沟村交通不便,天然无公害的好农副产品卖不上好价钱这一难题,他打破传统发展思维,坚持每季度和扶贫日以农副产品展销的形式,在段机关大楼、火车站、大型社区等人员相对密集处所,开展农副产品展销会。他还积极探索互联网+运营管理新模式,把发挥产业大户传帮带作用作为互联网+运营管理新模式的有力支撑,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注册“醉美茶乡漂草沟”店铺,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原则,做出了品牌效应,在保证总销量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从低价批发走向高价零售。同时,他用手机将时令农副产品拍成微视频,制作成H5在网上推送。期间,通过网络帮助村民们销售茶叶增收5万余元;销售土鸡、土鸡蛋、干香菇、黑木耳等农副产品增收2万余元;销售土蜂蜜增收1万余元。他引入上王村的优秀旅游文化理念,结合勉县“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房集聚改造等工作,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发展格局。鼓励村民秦正平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开办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并与贫困签订食材收购、务工协议,帮助贫困户增收。李毅安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唐振江摄为切实解决贫困户自我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他积极探索推行“教育引导”法正家风、“村规民约”法改民风、“文明创建”法树新风、“公益救助”法促和风、“司法保障”法倡清风的扶志“五法”,激发贫困户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有效破解了部分群众“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等思想顽疾。在漂草沟村驻村期间,李毅安和驻村工作队、村委会一起,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措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支持贫困的村民创业;建立贫困家庭子女助学制度,给他们赠书、募捐,让贫困户子女有学可上;发放核桃树苗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共建“醉美茶乡漂草沟”。这些措施一一落实后,贫困户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脱贫致富的信心也足了。与此同时,他还计划与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生态宜居提升行动、乡村文明提升行动、旅游扶贫提升行动、公共服务提升行动、人才提升行动等“六大提升行动”,为漂草沟村脱贫退出后,实施乡村振兴做准备。李毅安说:“我就是漂草沟村的一员,和村民们朝夕相处,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老百姓,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老乡们从山旮旯里挖出“金疙瘩”,帮助村民们走出贫困,过上好日子。”(徐子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