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55)
主笔:闲乐生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经过前三次北伐后,不仅诸葛亮的战略战术水平大幅提高,而且在总结经验教训并努力科研之后,他开始正式将三项最新军事高科技发明运用于战争之中,那就是木牛、八阵图与诸葛连弩。
在古代,粮草运输多借助水路,而从荆襄到汉中再到凉州,有一条最重要的水道汉水,特别是在汉水上游略阳一带,有巨大的山间水道型湖泊,被称为“天池大泽”。而正是由于天池大泽储水抬高水位的原因,汉水上游的各个河道大多通航,水路交通极其便利;当初韩信能够率领汉军西取陇西、北取关中,还定三秦,打下大汉基业,靠得就是这条黄金水道!然而,也不知为何,自打汉朝建立以后,汉中到陇西这一带就开始频发地震(注1),导致周围山体常常发生巨大滑坡;这些山体滑坡日积月累,竟然使得天池大泽逐渐消失,而古汉水也从略阳处被渐渐截断为西汉水和汉水。也就是说,从汉水源头的宁强到略阳这一百多里,蜀汉北伐军的粮草只能走陆路,运输效率大减,基于此,诸葛亮发明了木牛。
注1:《汉书》与《后汉书》中都记录有当地多次地震,特别是吕后时期一场大地震,陆陆续续震了半年多,真有够夸张。
所谓木牛为何物,众说纷纭,因为在《诸葛亮集》中,对其制造之法只有简要文字描述,没有使用说明,也没有设计图纸,而且这些文字描述也未免太抽象了:
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我想大部分人看了这段话,仍然不知所云,专家们也只能通过“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的结果推测“木牛”可能是一种经过大幅改良的独轮车。而所谓“一脚四足”,就是有一个轮子和四根支撑木。运输的时候用一个轮子为支点分担巨大重量,停驻的时候则通过四根支撑木立稳而不致倾覆,如此便可轻松通过崎岖山路。而据其所称“载一岁粮(约三百公斤粮食)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可见此种独轮车应配有齿轮机械部件,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另据《南史祖冲之传》:“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可见在南北朝时期木牛流马尚未失传,还得到了南齐科学家祖冲之的改进,只可惜祖冲之也未能留下图纸,甚至连细节都未描述,只能令人凭空想象。中国古代轻视数术,扼杀科学,以至于此,实在令人扼腕。
总之,有了木牛,汉军的后勤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前几次北伐,蜀汉大军都没有超过一个月的,但发明木牛以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从二月坚持到了六月,长达四个月;而第五次北伐发明了水陆两栖的流马之后(详情等到第五次北伐时再细讲),蜀汉大军更是坚持了超过半年,若不是诸葛亮突然病逝,这次北伐恐怕还要持续下去。可见木牛流马之重大作用。
而所谓“诸葛连弩”,则是诸葛亮发明的高科技连发弩箭。其实在诸葛亮以前,中国的历史上已经有连弩了,年在湖北江陵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双矢并射连发弩,考古学家发现,这弩机已可以算是自动武器了,它每次击发之后,就会自动钩弦杆,将“虎形矢匣”(相当于机关枪的弹夹)内的箭矢落槽并进入发射管孔(即上膛),同时“牙”(弓弦挂钩)与“悬刀”(扳机)恢复原位。不仅像现代机关枪一般可连续发射,其两个并列的发射孔还可以同时发射,可以说是相当高科技了!不过,这种弩虽然设计先进,但构造复杂,难以大规模制作和装备军队,且形体较小,矢长仅14.3厘米,实战价值不大,恐怕更多只是一种稀罕的贵族随身玩物。
总之,连弩最早恐怕只是贵族的玩具,战场上用的很少。直到数百年后的汉武帝时期,汉军才开始装备一种狙击连弩,但这种连弩用材珍贵,威力强大,制作成本很高,一般只有将军才配备。比如,汉朝名将飞将军李广就有一把强大的连弩,叫做“大黄参连弩”,“参连”意思就是一弩可连发三箭,而“大黄”的意思则指的是弓弩的强度。
弓弩的强度是怎么计算的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一把弓或弩固定在墙上,然后往弦上挂重物,等弦完全被拉开时,弦上所悬挂的重物的重量,就是这把弓弩的强度。在汉代,重量是用“石”来计算的,根据北京大学所藏的陕西富平出土铜权,汉代一石约合现在30.2公斤,而根据居延汉简及未央宫刻字骨签显示,汉弩共有十八个等级,从一石到十五石,还有二十石、三十石、最高能达到四十石,其中超过二十石的弩因为必须用强度极高的“黄连木”制成,所以被称为黄肩弩或者大黄弩。据史书记载,李广便是凭借了一把超过十石的大黄叁连弩,接连射杀了好几个匈奴大将,射的匈奴人胆战心惊,每次入侵都绕着李广的防区走。
而超过二十石的强弩,就不是个人之力可以拉动了,必须使用多人合力,甚至兽力,用绞车来装弦,这就不能叫弩机,应该叫弩炮了,据专家测算,其射程最大可达六百米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精确、射程最远的远距离杀伤性狙击武器,其威慑力无异于如今的战略导弹。
不过大家又要奇怪了,既然李广能拉开十石也就是约三百公斤的大黄叁连弩,而《三国演义》中黄忠只能拉二石弓却被世人称道呢?
原来,弩与弓不一样,弓只能用双臂拉开,而弩可以弯腰,利用腰部力量上弦,称“腰引弩”,甚至可以半躺地上,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上弦,称为“蹶张弩”,总之是比拉弓要容易的多。一般来讲,一石和二石的弩才是臂张弩,一般用于骑射,而三石以上的步兵弩则必然是腰引弩或蹶张弩;据说能引弓1石的人,挽弩能挽到9石,看来黄忠可不比李广的力气小。
那么诸葛连弩与汉朝连弩有何区别呢?据《魏氏春秋》记载:“诸葛氏长於巧思,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由此可见,汉朝连弩只能一发三连,诸葛连弩却能一发十连,一口气将发射效率提升了三倍以上。别小看这个进步,这在技术上太难了,因为自动上弦非常考验“牙”的精度,否则很容易发生类似手枪走火的事件,射到自己人那可就糟糕了。另外,诸葛连弩发射的箭矢能够长达八寸,也就是19.3厘米,比战国连弩提高了五厘米,杀伤力大增。最重要的是,诸葛连弩再也不是贵族与将领的玩物了,而是大量装备到了蜀汉军队之中,用于实战。当然,曹魏军中也有连弩,但一则未大量装备,二则连发效率不够,六七年前魏文帝曹丕曾写过一首诗吹嘘自己的部队:“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其中“百石弩”明显是吹牛,而“一发连四五”的强大攻速则已被诸葛连弩碾压,总之此次军事技术的提升是跨时代的。
这里咱们再详细解释一下,诸葛亮为何要极力改进连弩发射效率呢?
在火药武器被发明以前,用步兵对抗骑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曹魏的北方骑兵,乃吸收虎豹骑、幽州突骑、并凉铁骑与乌桓名骑之集大成者,一旦在平原上冲锋起来,那基本上是无敌的。我们前面的篇章也已经强调过了,在当时曹魏已经拥有了具装骑兵,也就是鞍镫齐全,且连人带马都覆盖铁甲的重骑兵,《魏书》记载,曹操打马超时,曾“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显然都是全副武装的铁甲骑兵,所以精光耀日,有如神兵下凡。强悍如马超,也不得不跪了。
所以,面对兵种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诸葛亮想到了利用自己的天才机关术来解决问题,将连弩的发射效率提高,形成可怕攻速,这样就可以从山上居高临下,或者从超远距离“放风筝”,对骑兵威胁很大。
说到这里,我必须再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的远射兵器知识哈,在古代战争中,弓箭兵确实比弩箭兵更常见,但弓箭兵只适合对付步兵,不适合对付骑兵。因为事实在战场上,射箭并不是像咱们印象中的那样瞄准平行射箭的。而是要把角度调高到向天45度。
为啥要调高呢?
1、要是不调高角度后面队友的箭就射前面同志的屁股上了。
2、调高后的打击面更广,能射到很多后排的敌军,平行射箭只能射到第一排。
战场上弓兵追求的是密度和频率上的杀伤,而不是靠准度,使劲往天上一放,爱射哪射哪,赶紧就下一箭了。
所以,对于准度不足的弓箭来说,只适合对付密集阵型的步兵,而对付阵型疏散、速度快、机动性极强的骑兵就不行了。因此古人才发明了弩箭。
弩兵对比弓兵,本来有两个巨大劣势:
1、速率慢,弩箭上弦是很麻烦的。一般来讲发一弩的时间可以射四箭左右。
2、弩兵不能组成弓兵那种方阵,因为它是向前射的,只能一排散开。故可上阵的数量有限。
综上,弩兵对比弓兵有着密度、频率双低的巨大劣势。
但是,它也有三大好处:
1、劲儿大。
我们前面说了,弓的强度有两石就很牛了,陆游亦有诗云:“百斤长刀两石弓,饱将两耳听秋风。”而单兵弩一般都在两石以上,最多则可以达到十石以上,故其射程能达到弓箭的二到五倍。一般来说,弓的有效射程不超过70米,而汉朝的单兵主力弩(三石到六石)的射程在到米左右,十石以上的弩则能超过米,而骑兵的短距离冲刺速度最快能达到每分钟米,你等近了才射,那就是找死
2、可以无时限的瞄准。
弓箭往往拉开就要射,你一直拉着胳膊受不了,但是弩却可以像手枪一样端着一直瞄准,保证准确地命中目标,另一方面也有更利于多人齐射,给敌方以突然而猛烈的打击。而诸葛亮的元戎弩,还改进了汉朝连弩的瞄准器(注2),使其精准度大大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杀伤力大的弩兵在瞄准一个目标后一旦对方走进射程,极有可能一击毙命。
注2:当时称“望山”,即北宋沈括所言“其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这种标有刻度的望山,正是起着现代步枪瞄准装置中表尺的作用。
这样一来,提高了准度、攻速与射程的连弩兵,简直就是骑兵的克星。西汉名将李陵曾带领五千名精锐汉弩兵,对抗匈奴八万骑兵,且战且退,虽然几乎全军覆没,但也杀敌数万。而诸葛亮的连弩兵比李陵的弩兵更强!
当然,弩兵的第二个劣势是无法克服的,那就是他们只能平着向前射,无法像弓箭兵那样形成方阵,只能一字排开,最多像拿破仑时期那样搞三排火枪轮射。也就是军迷中笑称的“排队自杀”。
再要么就是居高临下,从山上往下射击,那就无需排成一列了。蜀汉北伐的蜀地与陇西之地多为山地,正是诸葛亮连弩大发神威的好地方。
当然,连弩的工艺复杂与作战方式注定了连弩军无法形成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战斗集群,仍然还是以特种部队的形式为主,一般三五千就差不多了。据《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曾在涪陵郡招募连弩士三千。涪陵郡辖今重庆市彭水、武隆、黔江、酉阳、秀山和贵州省务川、沿河一带。此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身强力大,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正适合这种需要耐心、勇气与力气的战法。
另据考古与文献记载,蜀汉还有少量超级秘密大杀器,可对敌方首脑进行远距离斩首行动。这,就是超十石重型连发毒强弩,它不仅射程远,而且劲儿大,足以射穿重甲,甚至在箭矢上涂有毒药,老虎中招都活不了,人马更是见血立毙(见《武备志》)。后来张郃应该就是惨死在这种超级大杀器之下。否则只是被射中右膝,何以就死了?
正如王应麟《玉海》所云:
“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雅,矢谓之飞枪,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又有八牛弩、威边弩、定戎弩、静塞弩。”
以上在考古上也得到了证实,年在成都郫县就出土了蜀汉时期的一张铜弩机,上面清晰的刻着“景耀四年(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典业刘纪业,吏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等30余字铭文。所谓“中作部”,大概就是蜀汉中央专门负责手工业制作的官署。从铭文上看,蜀汉“中作部”实行了三级负责制度,追查便宜,责任明确。看来诸葛亮对蜀汉的法家式管理与大秦帝国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太平御览》引《诸葛亮教》中,也记载了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攻打武都战役后发布的一篇教令,说武都一战,先锋部队用刀斧破坏敌人的防御工事时,所用一千多把刀斧因质量问题,不仅没破坏掉敌人的鹿角,反使自损不能用,诸葛亮因而严厉惩治了主造。
另外,诸葛亮还发明了一种筒袖铠,形制为胸背甲片联缀为一体,圆领较高,肩部和大臀部有长短不一的铁筒袖,腰束皮带。它是用小块的鱼鳞纹铁甲片或者龟背纹铁甲片穿缀成圆筒形的甲身,前后连接。肩部配有护肩的铁筒袖甲,故名“筒袖铠”。比起普通的铁札甲,其防护身体的面积有所加强,而且铠甲各部位的联缀更为合理、方便。据史书记载,南朝刘宋明帝就将“诸葛亮筒袖铠”作为宝物赐给大将王玄谟,据说是“二十五石弩射之不入”,可见其坚硬。更别说陈仓之战蜀汉军队出动的大量高科技攻城武器,这都是诸葛亮智慧的结晶;毕竟益州地小人少,打死一个少一个,不用高科技以体恤汉军士兵生命,诸葛亮这仗就没法打了。
总之,蜀汉军队虽人数不及魏军四分之一,却拥有当时全球最高军事科技,每次出征就像一场世界级高精尖作战武器大会展,让土老帽的曹魏士兵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至于八阵图,也是诸葛亮为了对抗曹魏强大骑兵而“推演兵法”所作之阵,即《晋书志第十四职官》所言“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所谓“倚伏”,就是依托某种东西掩护和掩蔽部队。详细情况可见《晋书马隆传》:“(马)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於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所谓“偏箱车”,如图所示,就是一侧加装了箱板装甲的辎重车,平常可以运输粮草物资,遭遇敌骑时便可相连(注3),化为移动的战斗堡垒与临时掩体,与鹿角(注4)、扎马钉(注5)等配合使用,进行复杂而灵活的排列组合后(注6),便可形成机动灵活、攻防兼备的装甲部队,对高速进攻的敌骑构成障碍,并形成曲折而狭窄的通道,既可迟滞、阻碍敌骑的冲击,又打乱了冲入阵内的敌骑的战斗队形,从而使强大的骑兵方阵,变成了参差不齐且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单体,战斗力大打折扣;而隐藏在车后的诸葛连弩就可以发挥其连发优势,对敌骑构成纵深的杀伤威力;同时,使用矛戟刀杖等兵器的士卒也在阵内掩护弩士,造成杀伤(注7)。另外在步车阵后及侧翼,还布置有少量游骑兵以备应援,并可以在关键时刻两翼包抄,完成最后击杀(注8)。所以诸葛亮发明此阵后,曾不无得意的说道:“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
注3:见《诸葛亮集军令》:“敌已来进,持鹿角兵悉却在连冲后。”所谓连冲,就是连起来的冲车。注4:即带有尖锐端头的树丫木桩,结成鹿角状,用于阻挡敌骑。注5:传说扎马钉也是诸葛亮发明。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大概诸葛亮北伐期间使用了大量扎马钉,专毁曹魏马蹄铁,所以有此传言。在今陕西勉县以及定军山一带(诸葛亮汉中大本营)出土了相当多这种钉子,当地“土人(百姓)多藏之”(见清李复新《忠武侯祠墓志》)。注6:据隋唐时期兵书《握奇经》记载,八阵其实“阵数有九,中心零者,大将握之”,简单来说就是井字状,八面布车,鹿角与扎马钉填充车辆间的间隙,弩兵与指挥官则藏在中间。另外,大阵再套小阵,如俄罗斯套娃,这就是“阵间容阵,队间容队”的意思。如此,主帅在中军阵中,如章鱼大脑掌控全局;而周围八阵,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主阵,及前左、前后、后左、后右四个机动阵,则如章鱼的八个腕足,首尾相救,配合默契。当然,具体的阵法变化早已失传,隋唐以后各朝的研究都是不得要领,皮毛而已。注7:见《诸葛亮集军令》:“敌已附鹿角,里兵但得进踞,以矛戟刺之,不得起住,起住妨弩。”诸葛亮真是“丁宁周至”之人,还特意写说步兵不得站立起来,否则会妨碍弓弩手射杀敌人。注8:见《诸葛亮集军令》“:连冲之阵,似狭而厚,为利阵,令骑不得与相离,护侧骑与相远。”意思说诸葛亮的这种连冲之阵,需要收缩正面,加强纵深,以抵御骑兵的冲击,另外要在阵型的侧后方留一部分骑兵作为预备队,以掩护阵型的薄弱环节。
图:偏箱车图:鹿角图:扎马钉图:骑兵冲锋诸葛亮并没有说大话,自从有了八阵图,蜀汉在与曹魏正面野战时就再没输过。后来晋武帝司马炎手下的名将马隆,也只是学了诸葛亮八阵图的一点皮毛,就能在近五十年后的公元年,只用步卒三千,转战千里,大破鲜卑数万骑兵,斩杀秃发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平定了凉州。事实上,司马氏起初对老对手诸葛亮的兵法还是相当重视的,毕竟司马懿曾御口亲赞其”天下奇才也“,所以公元年司马昭灭蜀后,就立刻派将军陈勰去学习诸葛亮“围阵用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后来晋武帝司马炎还让陈勰执掌禁军,每当御驾出入,陈勰便”持白兽幡在乘舆左右,卤簿陈列齐肃。”
然而很可惜,晋武帝死后,西晋的朝政开始混乱,诸葛亮的八阵图也渐渐失传了,到了公元年东晋名将桓温平蜀,路遇诸葛亮在鱼复(即白帝城)江滩上以大石布列的八阵图遗迹(应为诸葛亮训练阵法时用的定位点),满朝文武竟已无一人能识得此阵了。
为什么八卦阵这么容易就失传了呢?因为在实战中运用阵法,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操场上操演一下就可以了。真那么简单,张艺谋都能做到,还需要什么兵法大家?事实上,在实战中布置阵法,有四大难点。
第一,面对敌人迅猛的骑兵冲击,我方如何才能做到先于敌方展开阵型,迅速从行军纵队变阵为作战队形?
第二,如何根据敌我双方的兵种与战斗力进行分析,合理配置战阵的正面宽度与纵深配比?如果宽度不够,我方弓弩手就无法实现攻击范围的最大化;但如果纵深不够,我方步兵又无法抵御敌方骑兵的冲击。统帅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变阵,毕竟我方兵力有限,如何才能做到最优?
第三,战场地形复杂多变。统帅在指挥列阵之时,必须综合考虑战场所在地的开阔程度与地势起伏,以确定战阵的间距与密度,以及我军预备队的位置等。特别是预备队的布置,在攻防两侧都非常重要,要如何才能最快支援我阵与打击敌阵的薄弱处,这可是大学问。
第四,阵在动而不在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统帅必须精密计算,我军展开阵型要多久,两翼部队支援要多久,在这段时间,敌方推进到了什么位置,我方要在什么位置进行阻击,当防御出现薄弱环节,各阵应如何补充进去,而当阻击成功后,又要如何准确抓住时机,从防御转为进攻?总之,阵法的运用是一个统帅军事战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它千头万绪,变化多端,没有精密而冷静的头脑,绝对无法胜任。在中国军事史上,几乎所有精通阵法的军事指挥官都是名将,而且是名将中的名将,其含金量之足,几乎可以称作军事艺术家。比如孙膑、韩信、卫青、诸葛亮、刘裕、李世民、李靖、岳飞、戚继光等。而那些所谓名将却未记载其阵法水平的,往往军事能力都有水分,要么是吹出来的,要么就是混出来的,要么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总之,晋王朝重文轻武,不重视培养军事人才,且对传统战车日益忽视,结果就这样轻易丢掉了自己对抗骑兵的最大武器,最终竟让五胡乱华、中原陆沉!直到百年后的军事天才刘裕自创车阵,一次以四千战车大破南燕数万铁骑,一次以战车百乘大破魏军3万多骑兵,一举将南燕与后秦灭亡,可以说是中国车阵的最后辉煌。再之后的南朝,刘裕后继无人,又忽视车阵发展,结果就只有被北方骑兵碾压的份儿了。
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其实武侯遗恨,何止吞吴?相信若丞相晚生数十年,断然容不得胡虏嚣张!后世不孝子孙屈辱至此,真是耻对先贤。后来隋朝名将韩擒虎及其外甥唐初名将李靖又不知从哪里搞来了诸葛亮八阵图的一些皮毛,竟得以横扫天下,可惜就这点皮毛,后来也失传了。北宋时期面对日益严重的西夏与北辽外患,宋神宗倒是组织了一帮专家想要恢复此阵,可惜仍以失败告终。
看来,对于一个民族甚至文明而言,千万不能点错了科技树;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核心观点。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潜行的猎人,因为森林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着技术爆炸。比如两汉的草原骑兵还只是轻装骑射兵,卫青霍去病还可以吊打之;而到魏晋以后就逐渐发展成了具装骑兵,中原文明不去发展对抗骑兵的技术,反而去发展什么玄学佛学理学,那可真是舍本逐末自毁江山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