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第61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秦岭之南——益州2——西出汉中、武兴道与关城道
在中国的版图中,如果想找一个盆地的代表,估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四川盆地。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央之国核心区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盆地,还因为它比其它的盆地更接近于一个“盆”的形状。其腹地东西宽约公里、南北纵深约公里,总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几乎十倍于关中平原。
一提到四川,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天府之国”四个字。其实这四个字最早是用来形容关中平原的。考虑到四川盆地明显要比关中平原拥有更多的水资源,并且面积比关中大出那么多,刘备当年还真是得到了一块宝地。不过放大来看你会发现,四川盆地的这片腹地却并非一马平川,真正能够用来和关中平原对比的是位于盆地西侧,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整个蜀国的国运,便是系于这片总面积约在一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平原之上。“天府之国”的美誉亦是专指成都平原,更具体说是受惠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那部分成都平原。
任何想割据四川盆地的政权,都必定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布设防线。这也意味着,那些在秦巴山区艰难穿行的蜀道,其存在的价值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去往成都。只是在遐想天府之国的巴适生活之前,我还要再泼上一盆冷水。时下还没有真正进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呢。要是从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当你由北向南走完那些穿行于秦岭间的河谷通道,包括: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峪谷道等等,乃至姜维一直想使用的羌水道之后会发现,自己站着的地方仍然是甘肃或者陕西。
四川人民完全有理由认为,只在处在四川境内的道路,才有资格被称为“蜀道”,并接受李白的感叹。无论蜀道的范围到底应该怎么认定,有一定倒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我们还要想办法在四川北部的山地中找到道路,才能再去想到成都吃火锅打麻将的事。从地理结构看,这部分蜀道本质是穿行或者绕过大巴山脉的道路。关于这部分蜀道,还有一个听起来很富贵的名字“金牛道”。
金牛道的故事,要回溯多年前的秦惠王时期了。公元前年,因商鞅变法而强势崛起的秦国,派出大将司马错南征蜀国。想攻灭蜀国,首先要拿下的自然是汉中盆地。当时的汉中盆地虽然属于蜀国的势力范围,但在此前的历史中,秦国亦曾数次攻占过汉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两次。公元年,秦国攻入汉中盆地并建“南郑”城。公元前年,秦国再次攻占南郑。只是汉中之民并不愿意接受这些来自北方的统治者,每次被征服后都很快又叛离秦国。
说起来,秦国在汉中建的第一个城——南郑,倒也跟“烽火戏诸侯”那段历史有关。当年在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丢了关中,迫使周王室东迁洛阳时,原本在关中屏护天子的诸侯国郑国,亦随之迁往了中原。但并不是所有的郑国人都随之东迁,有部分郑人尝试穿越秦岭进入汉中,以在这个世外桃源躲避犬戎的侵扰。从这个角度说,秦人后来的征服和命名,颇有点“自古以来”的味道。
避祸汉中的郑人最终命运如何并不得而知。褒姒、南郑,包括秦国此前几次对汉中的征伐都在验证一个事实:黄土高原与汉中盆地之间虽然有秦岭相隔,但汉中并没有办法做到隔绝来自北方的压力。从据守汉中盆地的角度来说,正北方向的防御压力要小一些。终南山内部的紧密结构,使得无论是褒斜道还是傥骆道,当中都有路段必须借助栈道通行。对于防御者来说,这种结构甚至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式的关隘还要让人心安,只需要一把大火就可以极大降低防御压力。
问题出在陈仓道和祁山道这两条,能够从陇右高原迫近汉中平原西秦岭通道。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在这个方向上,并不需要借助易于损毁的栈道来通行。这意味着,一旦进入战争状态,防御者只需要将防御重心放在汉中盆地的西端,也就是现在的勉县位置上就可以了。只是当年的秦军就算能偷袭汉中成功,想从这个跳板继续南下入川,栈道却还是绕不过去的。
传说中秦惠文王为了让蜀国主动打通蜀道,制作了五头石牛并置黄金于身后,造成石牛能粪金的假象,然后告诉蜀国使者准备将它们送给蜀王。为了迎接这五头石牛,蜀王派遣了五个大力士开凿蜀道。蜀道即成,跟着使者入川的可不就只有石牛了。这就是“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
考虑到司马错能如此迅速的拿下蜀国,秦国倒的确很有可能,以重礼诱惑蜀王开放蜀道,并以军队尾随入川。至于之份重礼到底是不是能“粪金”石牛(重点在于蜀王的智商),这个就只能猜测了。至于所谓“五丁”的真实身份,肯定不会是五个大力士而应该是五组整修道路的劳工了。
不管这个传说到底有几分真实,由汉中通往成都的这条山路都由此得到了一个名称——金牛道(也称石牛道)。金牛道的走向看起来应该是一件很明了的事情,西汉水与故道水交汇后,就沿嘉陵江干流河谷南下直入。这段南北向的河谷通道因此被称之为“嘉陵道”。其北点起于陕西省略阳县城西北25里处的西汉水-故道水相交的河口,止于这条止于四川省广元市西南的“昭化古城”。
在昭化古城的位置上,从岷山而来的白龙江开始与嘉陵江汇合,然后共同汇入四川盆地。它在四川省广元市的入川之口,看起来与成都平原也相去不远。你很容易在地图上描绘出一条,沿嘉陵江河谷而下至广元市,再西南转向沿盆地边缘,经绵阳进入成都的道路。这样一条通道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至今你还能在嘉陵江河谷中,找到诸如栈道、驿站之类的历史遗迹。比如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境内,曾被唐代诗人李商隐咏怀过的筹笔驿。
为《筹笔驿》七言律诗,是李商隐经行嘉陵道后为致敬诸葛亮而创作的。在诗人的想象中,诸葛亮曾经在此挥笔运筹。这首诗及众多道路遗痕似乎已经证明,当年蜀汉是沿着这条最容易识别的河谷通道,一次又一次的开启北上的征途。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如秦岭中有多条道路一样,从汉中郡和武都郡进入成都平原的道路同样存在多条。考虑到这一地区修筑、维持道路的高昂成本,以及收缩防御面的需要,一个历史时期一般只会选择一条线路。
一言以蔽之,两汉三国时代的这段蜀道,与唐人所使用的并不是一条道路。从汉中盆地入川的确要借助一段嘉陵河谷,但此后却并没有一路向南。相比后者,前者更有可能是当年秦人使用过的“金牛道”。结构上看,金牛道总体应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汉中盆地对接嘉陵江的道路;第二部分穿出秦巴山区的道路;第三部分则为接入成都平原的道路。
先来看看第一部分。汉水发源于汉中盆地的西端,分为南、中、北三源。这三个源头分别对应着三条连通嘉陵河谷与汉中盆地的道路。其中北源“沮水”所对接的这条道路,在上一部分已经解读过了。相当于连通略阳县与勉县两县县城间的S省道。历史上,除了两汉建制于沮水河谷的“沮县”以外,围绕秦巴山区反复争夺的蜀、魏两国,还在此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痕迹。
在汉中方向,位于盆地最西端的是一个以诸葛亮的封爵命名的古镇——勉县“武侯镇”,三条东入汉中的道路皆于此交汇。在它的周边你能够找到阳平关(阳安关)、定军山、武侯墓、张鲁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地标。而通道西端的嘉陵江河谷,时下建制的正是略阳县城。
公元前年,蜀将陈式在攻克武都郡之后,在三叉口式的枢纽点上构筑了名为“武兴”的城堡,北魏时期则进一步升级为“武兴县”,并演化为现在的略阳县。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将这条连通汉中与武都两郡的通道,命名为“武兴道”。
视线南移,再来看看汉水的中源又可以把我们带向何方。这条汉水中源古称“漾水”,被视为汉水的正源,从它的走势来看也的确比较“正”。由武侯镇出发,顺着这条汉水正源上溯,你发现它大体是沿着一条西南向横穿嘉陵江河谷的裂谷延伸。以位置来说,这条裂谷正是秦岭山脉与大巴山脉,更具体说是西秦岭与米仓山的地理分割线。
这种山脉相接之地经常能够给人以惊喜,虽然此类谷地并不总是由一整条河流贯穿其间,但却可以帮助人类更有顺畅的穿越山地。刚才说到的“武兴道”、上一节解读的“巴山北道”,包括在东部分割秦岭的“武关道”都是这种情况。同样的,这条部分为汉水正源所用的谷道,也没有被政治家和军事家所忽视。你会在沿途发现许多与交通有关的历史遗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谷道与嘉陵江水相交这个水陆相交点。你会在此发现一个与三国历史密切相关的地标——阳平关镇。
阳平关在三国时代被称之为“阳安关”、“阳安口”,北宋时开始改称“阳平关”,是蜀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关口,曾多次出现在正史和演义中。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刚才我们不是说阳平关位于汉中盆地西端的勉县武侯镇境内吗?怎么一下子又位移到60多公里外的嘉陵江河谷了。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此阳平关非彼阳平关,而是后世位移至此。在我们的已经展开的解读中,类似的现象实在太多。考虑到今阳平关镇与古阳平关,同位于一条通道的两端,这种位移看起来与函谷关的情况颇为类似。
尽管时下的阳平关镇,并不是三国的阳安关。但这样一个仅能够锁定一条通往汉中的道路,还能够继续向南连通四川盆地的三方交江之地,要是不像对武兴道的处理一样不建个关城,实在有些对不起诸葛丞相那多智近妖的盛名。历史并没有让大家失望,阳平关镇在三国时代的确建有一座关城。至于它的名字倒是很朴实,就叫“关城”,有时也被当时之人称之为“关头”。如此锁定的一条连通嘉陵江与汉中盆地的道路,可以被命名为“关城道”。
当武兴、关城、阳平三关全部浮出水面时,我们终于可以为汉中与嘉陵道在三国时的交通,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地图来。将这三个节点沿谷道连接起来,你发现它们的形状近乎呈现为一个完美的等边三角形,点到点的交通距离均为60公里出头。在“基建狂魔”肆虐的今天,这样三条古老而又近乎直线的线路显然是不会被浪费的。除了“武兴道”被修筑了S省道以外,武兴与关城两个关口之间的嘉陵道,也成为了定鸡至成都的“宝成铁路”选址。至于“关城道”,它沿汉水延伸的这部分也成为了G国道的选择。
除上述道路之外,你还会在国道之南发现一条编号为G5的高速公路(京昆高速),同样能够连接汉中盆地与嘉陵道。两条道路的交汇点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县城,而成就这座县城的是一条名为“玉带河”的河流。玉带河又名“南河”,正是还未露脸的汉水南源。G5高速在这片山地中亦有部分路段借助了玉带河河谷。在与G国道交汇之后,两条公路共同向西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接入嘉陵江河谷。也就是说,从当下主要公路的走势及宁强县城的位置来来看,这条南源显然也成就过一条连通汉中与嘉陵道的道路,宁强县城就是这条线路的枢纽点。
事实的确如此,不过这条南源通道和它的支路(包括向北连通关城道的通道),一直到明代才开始取代由“关城道”转入“嘉陵道”的线路。与此同时,原名“宁羌”的宁强县开始出现在行政版图之上。与三国乃至先秦对比,汉中盆地与嘉陵江河谷间的沟通模式依然没有改变。只不过原本由武兴、关城、阳平三关组成的三角形交通网,其主要节点变成了略阳、勉县、宁强三县县城。真正在地理位置上有所位移的,只是西南节点由阳平关镇转移到了宁强县城。
上述三个县时下均属于汉中市所代管,并且是陕西省最西南角的行政区,离开它们接下来就将进入四川境内了。而在东汉时期,凉、益两州的分界线则位于武兴道与关城道之间。其中武兴位于武都郡的最南端,关城则帮助益州的广汉郡确定北部边界。
法正在劝说刘璋投降刘备时曾语:“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意思是说“鱼复”与“关头”两城是事关益州福祸的两个大门,现在两个大门都对刘备打开了。这里说的“鱼复”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是四川盆地的东大门。关于它的位置特点,后面会有专门的内容解读。可以预先剧透的是,它还有一个名字名字叫“白帝城”。
回到北大门属性的“关城”身上来。值得一提的是,由三国关城所在的阳平关镇起,沿嘉陵江上溯10公里,你会看到一条名为“黑水河”的嘉陵江左岸支流。其与汉水正源所处的这条谷地,最近点还不到两公里。有研究者认为,当年西汉水正是通过黑水河与时下的汉水正源相连。如果你一定要为东汉的凉、益两州在此划一条分割线的话,这条北望武兴、南临关城的黑水河倒是很好的选择。最起码在逻辑上,能够对应禹贡一书中“华阳黑水惟梁州”的设定。
不管这条黑水河在多年前是否连通了西汉水与汉水,黑水河之名又是否因凉、益两州在此划界而得名,关城北接武都、东通汉中的位置,已经足以让它成为益州的“福祸之门”了。对于益州来说,失去关城即意味着切断了与汉中的直线联系。虽然成都平原在技术上,还能够通过关城身后的山间通道层层设防,但将失去汉中认定为祸事来临是绝不为过的。这意味着益州的守卫者还有机会在后面的山间通道中层层设防。
既然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关城的位置处在西秦岭和米仓山之间的缝隙中。关城以南的嘉陵江河谷,在三国时又没有成为北出四川的通道,那么站在关城南望的话,接下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呢?关于这些,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