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生于年,卒于年,享年64岁,四川眉山人。

近读市档案馆所藏清道光《褒城志》,发现志书收有苏轼的诗。且该诗在清乾隆《大清一统志》和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里亦有记载。现辑录如下:

崇庆寺,在褒城西南二十五里,俗称牛头寺,唐建。宋苏轼常寓牛头寺,有赠明上之诗,曰:

一轴金刚一炷香,雪眉双鬓任苍苍。

去传熊耳西来印,归葺牛头旧住房。

风静水声喧竹坞,夜深云气湿龙床。

迷途尽欲僧开悟,何事年来厌上堂。

此段文字有错误:其一,崇庆寺“在褒城西南二十五里”,此说不准,准确地说,崇庆寺“在褒城西二十里”,其寺院所在地今属勉县老道寺镇叶家沟村所辖;其二,苏轼“常寓”,此说亦不准,苏轼不可能“常寓”,“常”字系误写,应是“尝”,就是说,苏轼曾在牛头寺歇宿过。

查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年谱》,得知,由开封到家乡四川,或由家乡四川返开封,途经汉中褒城,苏轼曾有三次经历:

年,苏轼父亲苏洵,携儿子苏轼和苏辙,由家乡四川出发,到开封。“发成都,过剑门,经凤翔府郿县横渠,游崇寿院,经扶风,过长安,经华清宫,出关中,至渑池”,“五六月间,抵京师”。“京师”,即今开封。此行,苏轼父子必经褒城无疑,且有在褒城以西牛头寺寓居的可能。

年,阴历四月初七,“母程氏卒,讣至,父子仓皇返蜀。”此行由开封返四川,且事情紧急,故苏轼父子在褒城牛头寺寓居的可能性较小。

年,“七月,除丧”,十月十一月间“离眉山”,“至凤翔、长安”。尽管记载不详,但苏轼“出蜀”而到关中,再到开封,其所行必经金牛道、褒城和褒斜道无疑。

通过上述梳理,可看出,苏轼这几次路过褒城,均有可能在褒城牛头寺寓居。但笔者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年,且“寓居”的时间是草木初发的阴历三四月间。为什么?其一,年,苏轼由父亲带着,途经褒城,而经关中再到京师,是去“赶考”的。其行程时间充裕,心情轻松,且苏轼热衷于赏佛寺、交僧人,所以父子几人会“寓居”牛头寺。其二,苏轼北上关中,当行至今勉县老道寺镇境内,距离牛头寺步行1小时就可到达,何况沿途需住宿,所以“寓居”是必须的。其三,出了四川,进入汉中后,其佛寺最有名的当属牛头寺和汉江以南今南郑境内的乾明院。乾明院路程远,不便,故一向凡佛寺必进的苏轼,去牛头寺“寓居”就不言而喻了。其四,诗中“云气湿龙床”之句与汉中春夏之交即阴历三四月间雨水多相契合。

还可从诗句里作些分析。这首《赠牛头寺明上》诗,有“迷途尽欲僧开悟,何事年来厌上堂”。迷途,当指苏轼兄弟此次进京师“赶考”,谁也不清楚能否考中,所以“尽欲”由牛头寺的明上老僧为其开解度化;而且,一年多来,苏轼兄弟为了前途,频繁地上堂,由僧人为其开解度化,使得人都厌倦了。这写出了苏轼当时的心境。其实,苏轼和他弟弟苏辙此次赴京师都考中了,且都陆续做了官,但自此苏轼也走上了命运多舛的人生。

苏轼所写的留给牛头寺的诗,透露了北宋时的一些信息。北宋时,牛头寺是佛事活动甚盛之地,寺院房舍虽旧但经过修葺;寺旁泉水叮咚,寺院及周围竹木茂盛;这儿云雾缭绕,夜里云气使得寺院里供奉神仙之处都是潮湿湿的;明上老僧修行的造诣颇深,已是白眉毛、两鬓苍苍的一位老者了。这些,对于研究北宋时汉中的地方史不无裨益。

这首诗是苏轼的早期之作,不算其代表作,故留在了《褒城县志》等史籍里,而并未收入《全宋诗》或《苏轼诗集》等大作中。

来源:《赤土岭》期刊

作者/来源:汉中在路上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