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地名的更改往复是常态
很多人不理解好好的地名,历史上为什么频繁更改。
自古以来,中国古今地名的更改一直饱受争议:“兰陵王”变成了“枣庄王”,“汝南袁绍”变成了“驻马店袁绍”,“常山赵子龙”变成了“石家庄赵子龙”。我们总是说越改越没有文化,但为什么中国喜欢改地名呢?
改地名并不是近代才有的事情,古代皇帝经常因为政治需要更改地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王莽,他改地名主要是为了恢复周制。据统计,王莽在位期间改了八成的郡名和一半的县名,其中许多改变非常奇葩,比如把“无锡”改成“有锡”,把“曲逆”改成“顺平”,大概是图吉利。“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清理了带有“安”字的地名,如“宝安”改成“东莞”。
古代讲究避讳,这也是更改地名的一个原因。秦朝设“竟陵县”,意思是“陵之竟也”,即山陵至此终止;后来康熙的墓名为“景陵”,所以雍正将“竟陵县”改名为“天门县”。宋太祖赵光义即位后,带有“光”和“义”的地名被改掉,比如“义兴”改成“宜兴”,“义宾”改为“宜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述两种情况很少出现,但迷信色彩并没有完全消失。“不吉利”经常成为改地名的原因。年,江苏省宿迁市的“骆马湖”差一点要改名为“上马湖”,因为当地官员认为“骆马”与“落马”是谐音,对仕途不利。而徐州境内的“骆马湖”已经改名为“龙马湖”。
徐州境内的“骆马湖”改成“龙马湖”,除了考虑到当地官员的仕途,还有吸引旅游的目的,
他们认为“骆马”二字会使社会名流望而却步。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改名非常普遍,其中最成功的要数张家界和香格里拉。张家界原名“大庸市”,年改名为“张家界市”,旅游业占全市GDP的十分之一;年,云南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这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虚构的名字,是无数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消除殖民色彩,上海、天津、青岛这三个城市的路名基本上被彻底修改,比如上海的“贝当路”改成“衡山路”,“霞飞路”改成“淮海中路”,“爱多亚路”改成“延安东路”。基本上抹去了西方化的地名和路名,转而以中国的城市命名。
地名是古代皇权意志的表现
1、古代改地名,原因有很多。比如需要庆祝什么重大事件了,汉武帝当年就起过很多名字,比如甘肃的武威,以前这里属雍州。汉武帝派霍去病大败匈奴,就在这里设了武威郡,取武功军威之意。还有张掖,也是因为打了大胜仗,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2、重庆原叫巴,有一个巴国。秦朝灭了他之后,设立巴郡。到了隋朝的时候,改名叫渝州,嘉陵江古称渝江,这是根据嘉陵江来命名。也是现在重庆简称渝的原因。后面,又因为这里有人叛变,有人跟皇帝说,这个渝有变的意思,遂改名恭州。到宋朝,光宗先被封在这里,一个月后成为太子,双喜临门,所以把这里改叫重庆,这个名字就一直没变过了。
3、还有北京也有叫北平的时候,这是民国时期,这里不是首都,叫个京名不符实,就改叫北平。汪精卫在这里搞伪政权,又叫北京,但不被正统承认,年后,又叫北平,再到新中国,这里自然就成了北京。
4、南京,金陵之名战国时期就已有之,三国东吴时定都金陵,改名“建业”,足见孙坚、孙权一族之雄心壮志;南宋时改“建康”,建立一个“健健康康”的王朝、金朝别再打我们了之意;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占金陵(南京),改金陵为“应天”,响应天命,“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应天作为明洪武朝的京师存在;后大明亡;朱元璋12代孙朱由崧于南京建立南明,8个月后被清所灭,清朝将应天改名“江宁”,取江南一片安宁之意,祖宗哎,可别了再了造了反了。
近现代地名更改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历史
老百姓当家做主以来,中国已有过4次大规模的地名更改潮,原因各有不同。
第一次改名潮。
取消了一批被认为带有华夏文化优越感的地名,年,政·务·院下发文件,要求清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地名。随后,相当数量被认为具有华夏文化优越感的地名被取消,如归绥更名为呼和浩特、迪化更名为乌鲁木齐、景化县更名为呼图壁县、懋功县更名为小金县、镇南关更名为睦南关……基本上,地名凡含有“绥”、“化”、“平”、“镇”、“宣”这类彰显中·央·王·朝、华夏文明影响力所及之字眼者,都被更改了。
这场更名运动,本意是好的。但具体到某个地名,是否有充足的必要更改,却很值得商榷。如云南宣威县,被认为有“宣扬大汉天威”之意,遂被更名为榕峰县,宣威县的前身是雍正五年(年)所设宣威州,已沿革余年,当地百姓也已非雍正时代之民,实无必要更改。且随意更名,也破坏多年来聚附在地名上的品牌资源。至年,因“榕峰火腿”海外出口不利,经国·务·院批准,榕峰县又改回了宣威县。
第二次改名潮。
是受《汉字简化方案》影响,章法很混乱年,《汉字简化方案》出台,又有大批地名随之更改。因为汉字简化本身乃是作为“汉字拼音化”的一种过渡手段,故当时在更改地名时,并未考虑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问题。
较为典型者,如“瑷珲”被更名为“爱辉”,只简掉了两笔,但却割断了该地名与年《瑷珲条约》等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至年,“爱辉”已被好几代人使用习惯了,却又改回了“瑷珲”。其他很多更改,也是章法混乱。如“邠县”更名为“彬县”(笔画反而多了)、“大庾县”更名为“大余县”(理由是“庾”字生僻,但“大庾岭”却又不改成“大余岭”)、“沔县”更名为“勉县”(理由是“沔”字生僻,但该县之来历“沔水”却又不改)、“鬰林”更名为“玉林”(“鬰”是森林繁茂之意,和“玉”八竿子打不到一块;“鬰江”、“鬰南”当时更名成了“郁江”、“郁南”,独独“鬰林”非要更名为“玉林”,当地又不产玉。
第三次改名潮。
口号是“路名大·革·命,全城一片红”年,一场更大的、深入街道巷陌的地名更改风潮袭来。在北京,张自忠路被改成“工农兵东大街”、赵登禹路被改成“中华路”,佟麟阁路被改成“四新路”。红卫兵们认为,“城区四个区是首·都的心脏,应该‘红满城’,拟将西城区改为‘红旗区’,东城区改为‘红日区’,宣武区改为‘红卫区’,崇文区改为‘红光区’。海淀区大专学校最多,是文·革的起源地,改为‘文·革区’。……”北京市委当时的口号是“路名大·革·命,全城一片红”。但红色地名不够用,在“学毛著胡同”、“防·修胡同”、“灭·资胡同”……都用过了之后,就只好采用一种省事的办法,从东单二条到前炒面胡同,按顺序被更名为“瑞金路头条”至“瑞金路三十条”;从交道口南头条开始,依次改为“大跃进路头条”至“大跃进路十五条”……据统计,仅文革初期,红卫兵就把北京的条街道胡同改了名。
京城不是个案。统计显示,文·革期间,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有70条街巷被改名为“反修巷”、“文·革巷”等名称;福州城区的街道名称,这种“地名一片红”的狂热,造就了大量的重名同音地名,地图、公章、招牌、路标、公文、出版物等不可能紧跟运动的步伐迅速更改地名,造成了办事找不到人、信件无法投递等诸多混乱。所以到年,北京·市·委终于不得不承认,当年的“地名一片红”受了“极左思潮”的影响,将绝大部分胡同改回了文了革之前的名称,只保留了14条没有恢复。北京苏·联·大·使·馆门前的道路,被命名为“反修路”
第四次改名潮。
追逐经济利益,成功者少,很多成为了笑柄,-年间,中国搞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这次普查,动用10万之众,历时7年,除纠正文·革·期间的地名乱象外,还获得了陆地地名余万条,沿海岛屿、海域地名2万余条。普查结束后,自·国·务·院而下至各县市,成立了“地名委员会”。
新一轮的改名风潮自80年代末开始。这一次的动机是“发展经济”,所以更名者以城市居多。这场改名潮延续至今,经济层面成功者很少,云南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或许可以算作其一,但用外语词汇之汉语音译作为中国地名,终究显得有些奇怪。
大多数地名更改,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应,反引起无谓的争议。比如,年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市,市内太平县又更名为黄山区,给游客造成很大的困扰,也抹煞了“徽州文化”的存在;年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辖内与青城山利益相关者即相当不满;年,为打周·恩·来故居之牌,江苏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但当地此前本就有一县级淮安市,结果游客去了后被“大淮安”“小淮安”弄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周恩来故居。有些地名的更改,甚至可以算作笑话。比如,河北完县,其前身是金代之完州,寓意山河完固,本是佳名,奈何有外商认为“完”寓意“完蛋”,遂于年更名为顺平;辽宁铁法市,以金兀术曾在该地某山调兵遣将之传闻为由,竟将市名更改为不伦不类的“调兵山市”,沿用至今。
现在改回古名是不是瞎折腾呢?
不是,因为儒雅地名的恢复,是国家强盛的表现,但我不主张大范围的恢复古地名、不主张地级市及以上恢复古地名,我主张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但经济欠发达县级市尤其是镇级别的地区,根据历史事实和地方固有的文化特色恢复古地名。
袁绍,驻马店人但,教训值得吸取,“能不改者尽量不改”。
地名存在的首要价值,乃是为民众日常生活服务。政治需要、文化回归之类的东西,都要靠后站。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地名的更改都会产生巨大成本。年底“襄樊”更名为“襄阳”,即有学者预估“修改各种地图、公章、证件、招牌等”行政成本将至少达1亿元,至于民众要承受多少成本,则未考虑在内(此次更名实际产生了多少成本迄今并未公布);石家庄市区划地名办则在9年对外界透漏,如果石家庄要改名字,“没有10亿元人民币是完不成的。”这些成本,最终会回摊到民众头上。网络上很多人以恢复文化传承为由,支持修改地名,但往往忽略了这种巨大成本。况且,为恢复几百年前的传承,而抛弃近几十年的文化、情感沉淀,得失也未必能够算得那么清楚。所以美国地名委员会的立场是:仅仅为了纠正历史错误或者回归历史传统,并不构成更改地名的理由。简言之,能不改者就尽量不改。
地名的更改,主要还是看当地的意愿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像南方富庶的市镇,有改名的意愿,又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应该同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