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劳役运送粮食的人,不得在运粮途中私自停留,要规定往返的期限,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输粮的任务。规定期限可以避免运粮之人因懈怠懒惰而造成误期,提高运粮人的时间观念,同时也能避免途中粮食损耗。为了避免粮食被私人转卖,秦政府规定军需物资如粮食等需要由官运官解,在国家的监管下进行运输,避免私人运输。如《垦令》篇载:“又使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于伏,盗输粮者不私稽,轻惰之民不游军市,盗粮者无所售,送粮者不私。”张金光先生认为此处的军市并不是普遍的民间的交易市场,而是军需物资的转运集结供给基地。

文献所见的关于粮食运输的法律规定

将这两条规定合在一块看,就能看出秦政府为了避免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可谓煞费苦心,不允许私人尤其指商贾参与军需物资的转运,以免侵吞国家粮食。《商君书垦令》载:“令送粮无取僦,无得返庸,车牛与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徕急,则业不败农。”这里规定,运送官粮的人不得雇佣他人的车辆,不能拉回头载以取值,并且载重量也要符合车辆向官府报备的数目。如此规定,一是为了“杜绝在运途中倒卖官粮和拖延时日的弊端。”

为了使受到征发的民众能够往来速疾,早去早回,不在路上耽误时日,以免影响耕种。商鞅制定此规定的本意是为了不误农事,但是随着秦国征伐战争频发,民众受到征调运送军粮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而且随着秦国国土的扩大,其运输距离也随之增加,发展到后来,民众向边境运送军粮,需要往返数千里。此种徭役对于小农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到秦末时,民众转输途中所需的口粮也要由输送的人自备,许多民众转输一次,便会使家庭破产。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秦国的粮食运输体现了“既高度集中又极其严密的特点。

秦国运输组织的这一特点,在整个秦汉时期仍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影响。秦国运输组织以法律形式保证了运行的效率,带有浓重的军事化的色彩,其形成显然与战争形势有关。”秦政府为了保证粮食的运输安全,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管理措施,根本原因是为了保证兼并战争中秦军的粮食补给,使其能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赢得战争的胜利。一旦粮草不济,纵使被称为锐士的秦军也会失败;如始皇帝伐百越,深入越地,由于战线过长,“粮食乏决,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由此可见,粮食的运输与补给影响着战争结局,这也是秦统治者为什么重视粮食运输的原因,并且制定各种措施来保障运输安全。

关于粮食运输的设施保陣

不断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古语云:“给饷馈,不绝粮道”。可以看出要想确保军队粮食的补给,除了要有充足的粮食储藏,还要有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将粮食运送到军队。士兵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才能生成战斗力,确保战争的胜利。秦国在统一前后,一直都致力于完善国境内道路体系,确保军队的粮食供应能够快速便捷。“秦人素有重视交通的传统,秦先祖的事迹中多有交通能力优胜的情节。”在秦统一之前,其境内就已经有较为发达的路网了。早在秦穆公时期,秦与蜀地便有来往,到了秦惠文王时期,派司马错率军灭巴蜀,为了便于大军进入蜀境,修筑石牛道,又名金牛道,此道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翻越七盘岭进入四川,是秦国与汉中和蜀地联系的重要通道。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这则记录反映的是秦蜀早期道路开通的著名的“石牛”、“五丁”的传说。除了石牛道外,秦人还扩建了原有的褒斜道,此道翻越秦岭山脉,是连接关中和汉中两大盆地的一条栈道,因为沿着秦岭南北两侧的褒水和斜水修建,故名褒斜道。《史记货殖列传》载:“巴蜀亦沃野……然四塞,桟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从这两处记载可知蜀栈道应包括石牛道与褒斜道。秦国凭借栈道灭巴蜀,将大批秦人徙道蜀地,又将蜀地的粮食货财等运往秦地,蜀地粮食输送也变得极为便利,巴蜀地区“成为为秦统一六国提供粮食兵源的后方基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

为了增强中央政府的统治力,修建了通往六国故地的驰道。驰道的修建可以使秦军快速机动到各国故地,有利于剿灭六国余孽发动的叛乱,也可以加强关中与关东的联系;在战时驰道还有利于后勤粮食的运输,节省民众的转输之苦,加强秦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关于秦驰道的记载,多见于史记,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治驰道”。此次所修的驰道包括东方干道,东南方干道和东北方干道三大系统,主要是对六国原有的干道加以整治,为“东巡郡县”做准备。

驰道的修建有一定的标准,如“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连同“车同轨”的规定,这些普适的车辆制造和道路建设的标准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倾向,将各国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驰道修筑后,从咸阳出发“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由此可见,秦驰道的规模庞大,纵横发达。驰道的修建有利于秦帝国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增强秦军的后勤粮食补给能力,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除了修建驰道,始皇帝在第四次巡视“北边”后命蒙恬监修直道。修建直道的动机在于与匈奴的战争。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司马迁通过实地走访去探索秦直道的形貌,且发出了“固轻百姓力矣”的感叹。秦直道在运输方面所带来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便利直接保障了秦军的后勤粮食补给;“使天下飞刍挽粟”的现象得以缓解,便于秦军长期驻守于边塞,对匈奴又能够保持战力优势,使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结语:

为了加强对西南边疆的统治,秦政府还在西南边疆修筑五尺道。在始皇帝统一之前,秦国蜀郡一直控制到云南的北部和西北部,但是由于高山险阻,秦政府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很薄弱。秦国统一天下后,派遣常頦在原来古道的基础上,修筑了一条通往云南与贵州的道路,这条道路较之后的驰道狭窄,大约宽五尺,故名五尺道,它的修建使得秦军可以深入云南境内,也便于后勤粮食的输送,有利于加强秦政府在西南边疆的统治效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