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要多少钱 http://m.39.net/news/a_5214886.html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面对生死,诸葛亮比任何人都平静,也比任何人都不平静,平静是因为他早已看透生死,不平静是因为他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没来得及做,生死残酷,当此之际,他需要对自己的后事好好安排。《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病逝之前,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根据他的遗命,后主刘禅将诸葛亮安葬在了汉中定军山下。——一切似乎顺势而为,顺其自然,并没有怪异之处,但接下来的事儿就令人蹊跷了。诸葛亮病逝之后,蜀汉的老百姓因为追忆诸葛亮,逢年过节或者其他特殊日子,都会不约而同地以各种方式进行祭奠,久而久之,蔚然成风。与此相应的是,年4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后,归葬成都,建惠陵、汉昭烈庙,自诸葛亮是病逝之后,“巷祭、野祀”诸葛亮的风头远远压过了人们对刘备的怀念。这种奇怪的状态一再延续,诸葛亮的祭祀者越来越多,各方对诸葛亮建庙立祠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后主刘禅不为所动,一拖就是二十九年。刘禅为什么不为所动?有上得了台面的理由,也有上不了台面的理由。上得了台面的理由就是“礼秩”二字。按照秦汉以来的礼秩,臣子无权建庙立祠,只能配享太庙,也就是说,按礼仪诸葛亮是不能立祠建庙的。既然礼仪上不允许,我刘禅奉行为汉室正统,当然也不能打破这个制度了。但这个理由根本就不能成立,年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上表说得特别明白,——“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言下之意,礼仪虽然说得清楚,实际上这项制度根本就没有执行,而且不是一天两天,是几百年的事。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疑点,有人认为,刘禅并不反对为诸葛亮建庙立祠,他反对的是“所在各求为立庙”,据此,建一座、两座庙并不是问题,但如果全国各地都要求为诸葛亮建庙立祠,那就是一个大问题,既劳民伤财,又影响刘禅执政根基。这个观点其实也不能成立,三十年的时间里,就没有人明白这一点?习隆、向充真的是因为提出只在邻近诸葛亮墓的地方建一座庙才被批准的吗?习、向二人在上表中提出建庙后“断其私祀,以崇正礼”,只建一座庙就可以实现吗?——显然这也是托词。说直白点,刘禅就是不愿意为诸葛亮立庙。不愿意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葛亮大权独揽,权重欺主,不是动了刘禅的奶酪,而是抢了刘禅及其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现在诸葛亮去世了,蜀汉政权大的发展方向不可能改变,也无力改变,但刘禅及其既得利益者就要耍点儿小心思,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刘禅要耍小心思,人家诸葛亮却真是高风亮节,诸葛亮遗葬汉中定军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避免有威逼刘备陵寝、宗庙之嫌。诸葛亮遗葬要避嫌,习隆、向充认为建庙立祠也要威逼宗庙,但后人却管不了那么多,勉县建立武侯祠42年后,李雄在成都修建了武侯祠;到了明代,蜀王朱椿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时至今日,世人更多只知道武侯祠,却忽略了一体的汉昭烈庙。怪哉!怪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