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夷陵之战的失败彻底击穿了蜀汉皇帝刘备的心理防线。这次失败标志着刘备吞并东吴、进而同曹魏对峙最后统一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刘备“破防”后,身体状况也随之急转直下,最终病逝于白帝城。因后世追封他为汉昭烈皇帝,因此祭祀他的庙宇也被称之为汉昭烈庙。

可以说,刘备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惨的皇帝了。拼搏半生,好不容易终于在蜀地立足;经营蜀地多年的结果,也都因夷陵之战的惨败而全部化为乌有。不过即便如此,蜀地百姓仍然心心念念着他的好,汉昭烈庙的香火也一直很旺。可从明代开始,当人们将诸葛亮的塑像挪入汉昭烈庙之后,刘备庙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诸葛亮粉丝的打卡地。

将星陨落

就在刘备处于生死边界的时候,他拼尽全力保持清醒并把诸葛亮喊到身旁,把蜀汉的江山和自己的儿子刘禅统统托付给了这个同他走过了半辈子的心腹重臣。在漫长的岁月里,刘备曾经提防过诸葛亮,也曾经有意地疏远他。可到了最后才发现,只有诸葛亮才能挑起大梁。

因此刘备给诸葛亮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刘禅不能干又完蛋,那么就请你出任蜀汉皇帝,带领着全国军民继续为光复大汉基业而奋斗。对刘备忠贞不二的诸葛亮当然立刻就回绝了,而且还承诺一定会辅佐好幼主。在得到了这样的诺言后,刘备才放心地走了。

在此后的时间里,诸葛亮曾多次发动过北伐战争。可遗憾的是,无论哪次北伐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公元年,由于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在北伐的过程中迅速恶化,不得已放弃了这次北伐计划。可除了他自己没有人想到,这一年竟然是北伐事业的最后一年。同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诸葛亮被葬于定军山

诸葛亮死后,蜀汉后主刘禅根据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了定军山地区。另外墓葬中也没有被放置昂贵的陪葬器物,仅仅只放置一些诸葛亮平时穿过的衣服。如果你有时间前往汉中旅游,那么就可以在勉县的定军山山下看到武侯墓。

不过关于诸葛亮死后之事,后世还流传这样的一个传说。那就是诸葛亮死后有四名力士将他的棺椁一路挑向定军山,当四人体力不支的时候就将棺椁埋葬于脚下的土地。如此,对诸葛亮恨之入骨的曹魏便找不到他的真身,同样也可以避免被盗墓贼光顾从而影响自己死后的安宁。这则故事虽然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传说终究还只是传说而已。

刘禅下诏建武侯祠

为了方便世人祭拜诸葛亮,刘禅下诏在勉县当地建立起一所供奉诸葛亮塑像的庙宇。不过受时代因素限制,蜀地的很多百姓无法亲自前往勉县击败诸葛亮,因此在蜀汉境内又出现了新的武侯祠。如今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武侯祠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比勉县的武侯祠晚出现了五十年。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起初刘禅是并不同意建造武侯祠的。可当他发现民间百姓一直在祭祀诸葛亮的时候,才决定顺应民意在勉县建立起第一所武侯祠;而此时已经是诸葛亮故去的第二十九年了。

考虑到刘备和诸葛亮生前亲密无间的关系,后人选择将武侯祠立在了刘备庙的西侧,这样做也方便了人们同时祭拜二人。但是关于如今成都的武侯祠究竟是何人所见,已经无法考证。能够确定的是,这所武侯祠与刘禅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不存在于三国时期。有声音认为,成都武侯祠是在西晋过渡至东晋的这段时间里建起来的。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有无数本地人来到过这里一睹蜀汉丞相当年的风采。同时也有许多外地人不辞辛苦奔驰到此,也只为看看那个曾经以一己之力延续了濒临灭亡的蜀汉王朝国祚的柱国之臣。也有许多文人,以来到此地并能够留下称颂诸葛丞相的诗词引以为豪。

明代蜀王将武侯祠移入汉昭烈庙

到了明代,武侯祠的香火依旧非常兴旺,人们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忘记这个忠臣模范。不过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个儿子朱椿来到这里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朱椿以蜀王的身份来到蜀地之后不久,就决定对已经年久失修的武侯祠进行修补工作。毕竟在元末明初之际战火烧到了全国各地,哪有人还有多余的心思和精力去维护武侯祠呢?

不过这次修缮,朱椿决定将原本的武侯祠直接废弃,并将里面供奉的诸葛亮的塑像移动到隔壁的汉昭烈庙中去。新的问题来了,诸葛亮的塑像应该摆放在哪里呢?

思来想去之后,朱椿决定将诸葛亮的塑像放在刘备塑像的东侧。而与之对应的西侧,则摆放着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的塑像。除此之外,刘备的后代刘湛的塑像也被移到了庙中,也包括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毕竟二人都曾经为了蜀汉王朝的存亡而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是有资格接受后世世人瞻仰的。

结语

有趣的是,虽然如今的汉昭烈庙仍在,可人们早已经习惯性地将这里称之为武侯祠。从古至今,刘备的泥塑像一直都是汉昭烈庙的C位。可自从诸葛亮的塑像被移动到这里之后,刘备塑像的地位顿时就下降了一个大的台阶。奔赴这里参观的游客也大多都是奔着诸葛亮而来的,就连这里出售的大部分纪念品也都是以诸葛亮的形象制造的。

如果你有机会到这座祠堂里走一走,会发现停留在刘备塑像面前的游客并不算太多。而当你继续向前走,走到深处的诸葛亮塑像面前时,就会发现原来游客们大多都集中于这个狭小的房间之内。这里没有太多的讨论声音,因为每个人都在观察之中思考并完善自己心目中诸葛亮的形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