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本是汉昭烈庙。用今天年轻人的话来说,后来者居上,被诸葛亮抢了头条。
历史上先有惠陵和昭烈庙,好多年后才有武侯祠。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不知后主出于什么考虑,一直没有给诸葛亮建庙祭祀。以至于老百姓每到祭祀日,自发地在路边行祭祀仪式。据《汉书诸葛亮传》中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说:“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仪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之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这即是诸葛亮死时朝野上下有关请求为他立庙的实际情形。这种情形自诸葛亮病逝,延续将近三十年,一直到景耀六年,蜀汉政权已经到了晚期,后主才“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这是勉县定军山下武侯墓和祠的由来。或许后主想起再无像诸葛亮那样帮他的人了吧?
以君父待之,后主称呼诸葛亮“相父”。他不给诸葛亮建庙的行为,令人不解。今人研究清朝多尔衮的各种尊称时,为了证明太后没有下嫁,往往用诸葛亮和刘禅的例子来证明。我以为,这个“父”,只是称呼而已,与实际上的亲疏无关。白帝庙刘备托孤,有人说是信任,有人说是权谋。我个人以为,还是信任占了大头。刘备不是刘禅。
想当年,刘备东奔西突居无定所,说是兴复汉室,实际徒有其名。直到有了诸葛亮辅佐,蜀汉才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所规划的“天下三分”大纲运行。《三国演义》中,刘备请求诸葛亮出山的桥段,用了浓墨重彩。为了表现刘备的求贤若渴,细致描写了关羽张飞的反应和表现。诸葛亮是在端架子吗?是为了考验刘备的真心吗?诸葛亮并非望族出生,但才名在外,自视甚高。“每自比管仲乐毅”。那是什么?相才啊。娶了黄承彦的女儿后,更是成了当地的风云人物。“卧龙凤雏,得一而得天下”。以卧龙自居的诸葛亮,蛰伏着等待时机。相,看刘备求才的迫切程度。
刘备终于来了。一而再、再而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是诸葛亮《出师表》里著名的一段。从那以后,一段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君臣际遇拉开了帷幕。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辛劳地干了二十七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京剧为了显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深沉,给他挂了髯口,定位为老生。其实他跟随刘备时,乃是风流倜傥,年轻才俊一枚。刘备死后,他到了老生的时段,却不改初心,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为了蜀汉殚精竭虑,不辞辛苦地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为了让偏安的蜀汉能守住一方水土,他用了以战止战的方式,战的最高境界。用兵之余,攻心为上。
他终于倒下了。倒在不该倒下的年龄。五丈原,预感支撑不久的诸葛亮,定下一个个妙计,让蜀军安然退却。“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传说,让他的死,胜了多少人的生!我除了知道他的前后《出师表》,还知道他的《诫子书》。他“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在二十七年的蜀汉工作中充分展示。刘备白帝城托孤,我以为除了信任,没有其他原因。有人说,刘备的托孤,隐藏了阴谋。我不愿意这样想。我不愿将任何古代美好的故事都加上“阴谋论”的卑鄙。现代人脑洞开得太大,我不知是心理阴暗还是找到了依据。窃以为更多是前者。
诸葛亮遗言后人: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他本身也是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只是因为他治国治蜀的业绩太高,人们忘却了他的医技。在中国历史上,多少发明创造来自于诸葛亮?木牛流马,至今无人能破解究竟是什么运输工具。又有多少可吃的食物,来自于诸葛亮的发现?还有些食物,因为他的仁慈一念,少杀了多少生灵?我们喜爱的馒头,想过它的造型和最早的功能吗?馒头代替了蛮头,用作胜利的祭祀,我以为是诸葛亮最伟大的发明,包含了对生命的爱和尊重。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吗?我更喜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他从南阳诸葛庐走出来的动因。在风云变幻的前三国时代,一介书生的愿望,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希望一统天下造福苍生,这是何等的情怀?三顾茅庐揭开的不止是一段君臣际遇,更多展示了人本的精神。他子孙不旺却一门忠烈,令今人感慨万千。诸葛祠堂里,左边儿,右边孙的祭祀场面,有几人看了不伤怀?古人说:“读《出师表》不流泪者不为忠臣”,不我欺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