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新街子镇立集安置点利平手工专业合作社带动移民搬迁群众20多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资料照片
编者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全国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份年度工作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陕西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综合排名前十。“十三五”期间,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共建成个集中安置点,24.93万户84.36万名搬迁群众全部实际入住。但是,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近期,走访了部分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称号的易地扶贫搬迁代表,来看他们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搬迁点有了“点长”和“特派员”
“我是年9月开始任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的,但接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年。那一年,我在西乡县白龙塘镇白龙社区任驻村第一书记。”4月20日,崔涛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我刚到勉县上任时,单位只有8名工作人员。”崔涛说,“为了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我将业务能力强的人选拔到重要岗位,帮助家庭困难的同事解决实际难题,并选调、招录人才,优化责任分工。队伍壮大了,后顾之忧解决了,人心齐了,工作就不难开展了。”崔涛笑着说。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67个,其中6个安置点未建成,61个未竣工验收。”崔涛说,为了推进搬迁工程,他对还未建成的房子,在保证施工安全以及房屋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程进度;对于已竣工的房屋,协调审批主管部门进行工程验收。年11月,全县6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建成,年4月,全部实现竣工验收。
房子建好了,如何提高群众入住率是当务之急。为破解这一难题,年3月,崔涛协同县民政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对易地扶贫搬迁困难户实行“实物救助”政策,即免费提供一张床、一个沙发、一个茶几、一套窗帘、一套灶具、一个衣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轻负担搬迁。
搬得出问题基本解决了,如何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为了解决‘后搬迁’一揽子的问题,我又总结了‘1+9’的模式全面推进工作。”崔涛说,在他牵头下,《勉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配套“1+9”》方案出台,即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建菜园子、农用具仓储房、产业园区和社区工厂等,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两头跑”等难题。这一政策随后在汉中市进行了推广。
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融入难、管理难等问题,去年5月10日,崔涛牵头并制定了《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组织+点长+特派员”工作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采取单独组建党组织、建立党小组、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措施,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在6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派71名“点长”和名“特派员”,全面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保洁、矛盾调处、文化宣传、物业管理等工作。“特派员”发现问题后立即向“点长”汇报,“点长”再将问题及时反映给上级,保证问题尽早得到解决。这样一来,安置点自治自理、自我管理得以实现,群众幸福感、融入感、获得感显著增强。该举措去年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崔涛也因此荣获“全国‘十三五’奋进易地搬迁干部”称号。
“单位工作任务繁重,家庭难免顾不上。我刚到勉县时,女儿刚进幼儿园,现在她马上上小学了。女儿这一阶段的成长,我成了缺席者。”崔涛说,“妻子单位距我的单位直线距离只有米,但由于工作忙,我从来没有去看望过妻子。”当问他有什么感触时,崔涛笑着说:“虽然有苦,但是还是甜多。”
在崔涛的带领下,勉县高质量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截至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7个,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户人。全县实现安置入住率%、旧宅腾退率%、易地扶贫搬迁不动产登记办证率%。
“我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竭力为群众谋福祉,真正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崔涛说。(程伟见习牛雪妮)
航拍蓝田县玉山镇移民社区。袁景智摄
住得安心就是致富“定心丸”
4月21日,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康坡村村民黄忠新午饭后,准备去花椒园里看看花椒长势。出门时,他遇到了阳郭镇城镇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涛,俩人便寒暄起来。
“住得怎么样?”
“看着这新的水泥路和房屋,心里真高兴。”
74岁的黄忠新祖辈都住在土坯房中,年危房改造后,他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是经常的事,我就拿几个盆盛着。房子几十年都没有修整过了,倾斜得厉害。”黄忠新说,“去年,终于把好房子盼来了,再住几十年都没问题,儿子在外工作也放心。危房改造国家补贴了3.5万元,我自己只掏了元。”
走进黄忠新的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地板砖、雪白的墙、简单的家具。“他这个房子加了防震柱、上下圈梁,屋顶加固了,还建了冲水厕所,既安全又方便。”李涛说,“改造过程中,渭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刚涛时常过来看改造情况,他很懂技术,给房屋加固提出不少好方法,工匠也跟他学到很多。”
黄忠新家是渭南市6万多名农村贫困人口住上安心房、暖心房的一个缩影。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得安心,贫困群众才能心无旁骛地干活,是发展致富的‘定心丸’。”刚涛说。
年开始,刚涛带领渭南市危改办工作人员,完成约19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0万余户一般户住房安全排查鉴定工作,做到发现一户、整改一户、提升一户。
为减少部分困难群众的自出资金,刚涛聘请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团队,在大荔县试点“一户一策”,按照“地下整牢靠、地上捆结实、房外墙修复”的思路,设计不同类型房屋加固改造方案,既对危房强筋健骨,又有效降低了危房改造成本。
大荔县下寨镇新堡村村民刘宝师家是砖木结构房屋,改造前出现了屋面沉陷、渗水,承重墙松动等问题。
“我们针对刘宝师家屋面、屋顶等危险位置分别设计了加固方案,提高房屋整体性与大震时的抗倒塌性能,并降低了成本。”刚涛说。据了解,年至年,大荔县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户,完成项目投资超过万元。
“房屋改造过程严格按照‘四个必看、一个必查’的要求,即设计图纸必看、基础施工必看、主体结构必看、竣工验收必看,资金使用情况必查,尤其对隐蔽工程做到专人旁站,同时留取影像资料,确保房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完善。‘大荔低成本房屋加固模式’已经在全国进行推广。”刚涛说。
今年2月,刚涛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他说:“荣誉肯定了我们住建系统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努力,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全面的农房安全排查,查缺补漏,建立农房日常动态监测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李欣泽)
吴堡县怡馨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分房现场。资料照片
创新闯出“活路”
“十三五”时期,吴堡县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户人。为了确保群众搬得出,该县通过摸底了解到:选址难、可建设用地少是实际情况,但同时,县城部分小区还存在闲置保障房。
何不用存量保障房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这既能解决资金沉淀问题,又能盘活闲置的房子。为此,吴堡县印发并出台了《吴堡县租赁型保障房盘活和处置工作方案》,将县城的怡佳、怡馨小区等闲置的保障房用于移民搬迁,在符合人均住房面积不超25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低于元的前提下,利用存量保障房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成功实现了人和房的精准对接。
搬出来不是目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才是根本。在搬迁过程中,为提高搬迁群众实际入住率,吴堡县又创新出台“四免一优先”政策。“四免”即运用结余配套资金免费对全县所有集中安置房室内进行简装,基本实现“拎包入住”;持续落实入住奖励机制,按规定时间入住的搬迁户,为其免费安装一台天然气壁挂炉;对实际入住的搬迁户,免交天然气开户费;对实际入住的搬迁户,减免一年的物业费。“一优先”是对先行入住的搬迁户,优先安排小区物业管理岗位或县城环卫岗位。
为实现搬迁群众“能致富”“促增收”目标,吴堡县依托柏树坪社区移民搬迁农业园区,向搬迁群众提供大量配套就业岗位和入股平台;吴堡县人民政府和扬州宝船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吴堡县宝船玩具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共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5人,人均月收入可达到元以上;年3月,陕西移民(脱贫)搬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万元在吴堡县建设手工挂面扶贫工厂,目前已建成并投产,年可生产挂面45万公斤,带动6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就业人员年均增收5万元。
与此同时,吴堡县还出台了《吴堡县易地扶贫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奖励政策,搬迁群众的旧宅基地腾退积极性明显提高。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吴堡县以县城集中安置为主,通过“盘活资源”“融合安置”等方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县5个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群众户人,在中心村、集镇分散安置搬迁群众42户人。
年11月,吴堡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办公室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十三五’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今年2月,吴堡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办公室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密不可分,依靠创新我们闯出了一条‘活路’。”5月10日,吴堡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办公室副主任李涛自豪地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1+7’政策精神,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工作,接续做好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工作,让搬迁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甜、越过越红火。”(程伟张荩文)
作者/来源:陕西日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