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所知道的洋县的民俗婚俗的变迁
洋县为什么出名?因洋县有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的创世人蔡伦封地(龙亭候)在洋县造纸的历史,还有闻名世界珍稀鸟类朱鹮产于此地,有独特地域珍稀黑米和“南有浙江绍兴花雕北有洋县谢村黄酒”的佳酿。洋县在汉中盆地平川位置也首屈一指。洋县历史悠久,汉武帝泰始三年分益州为梁州,于城固县以东部置黄金县,兴道县为洋县置县之始,后置龙亭县、兴势等县名至洋县名至今。洋县早在七千年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县内土地庙、窑沟发掘出土的石器,红陶早已证实。有历史古迹的蔡伦墓、唐建开明寺和开明寺塔、宋建智果寺;洋县是“南水北调”和“引汉入渭”的渠首,是中国最大的国家朱鹮自然保护区,有与“红旗渠”齐名的“茅坪堰”;红色文化有红二十五军军部旧迹和华阳苏区。洋县交通便利,有高铁、普通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县道四通八达,离机场也不过二十公里。洋县在全省的经济也算中上流水平,在陕南也是富裕之乡。本人因有洋县亲戚已有五十多年交往,对洋县的发展,风俗、婚俗、民俗多少有些接触,受人之托把这些风俗变迁写出,谈一些看法。
镇巴在三线时期,因西万公路也是三线建设工程(),工程由省公路局三处负责修建,姐夫是三处十队工人,修大河口公路桥,经人介绍与我姐结婚,在镇巴三年,孩子两岁没回过洋县,因姐夫工作变动,三人须回洋县,作为唯一的弟弟,我送他们回家,坐上三处货车在秦家坝下车,已是下午四点,姐夫挑着行李,姐背孩子,十几岁的我背上剩余物件往磨子桥步行,那时的洋县公路是汉江南岸,沿二龙公社下行,公路是国民党时修建,没有桥涵,说是平川也是依山,没有桥的土沙路也是急上急下,弯多路窄,还没到小江天已黑尽,渴了喝口山沟水,走累了就路边田边,草垛上坐坐。灰蒙蒙的冬夜,没有灯光凭公路白色反光人眼判定,如天底黑洞,不知路有多远,过去汉中有一句俗话“宁走城固到汉中七十七,不走城固到洋县五十一”,就是指这条路。那时城固到洋县只有江南有公路,江北还没修(现国道),到洋县人与物资到王爷庙有渡船过江进城,王爷庙也有物资转运站,汉江大桥八十年代修通后,渡船和转运站才失去功能。这五十里地我们摸黑走了八个多小时,累得只想倒地就睡,快早上四点才到姐夫家。张山下也是大巴山下的汉江盆地边缘,天亮我姐才看清周围情景,叹口气说:“我当洋县是平原,下场也是山区”。认命的姐就这样嫁到洋县。那时的磨子桥是汉江区公所所在地,一道不到十米的粗糙石拱桥,一条流着黑水的小溪,小街小得可怜,除了学校、医院,供销社和机关平房外,居民是低矮的竹笆房,连个小饭店也没有,赶集竟是百日场,满是柴草、白菜、谷糠。十几岁的我那时也走过不少地方,见此状况比我渔渡差了许多,在全国不发达的时代,感觉洋县比镇巴好不了多少,从此因姐在洋县,几乎每年都去,看到见到洋县的民俗和变化。
汉中地区人对洋县人不待见,有各种看法,历史上就有“十个油条子,狡不过一个洋县子”之说,我对洋县人的看法与人同而也所不同,其实洋县在历史上并不富裕,虽有平川但除谢村,小江有稻田外全是旱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苕、棉花、少量油菜。水田地区是老品种产量不高,也只够吃,剩余不多,加之经济条件将粮油卖出维持开支,猪肉油除少量压榨成油存储外,其全卖无储存习惯,吃油肉偏少吃粮更多。我见到姐家住的村一家三口人吃稻谷几千斤,每人每餐一斤米不够吃,三顿天天如此,米汤加盐是菜。过去洋县是旱原多以小麦,玉米碾碎为稀粥“麦拉”掺和红苕,南瓜(北瓜)为食,菜即拌浆水,这种少油盐的食品人越吃越多,由于缺粮,缺油和平期精打细算,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成了洋县地方生活习惯,在过去洋县磨子桥就有民谣“讨口莫讨磨子桥,不是一瓢(葫芦)北瓜,就是一碗苕”,这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外地人看就是抠门,太小气。吃大米,白面只有过年或有节假,有客人登门才吃,实际上是地域条件所致,造成历史上生活习惯共同形成这种勤俭风俗被外人误解。
第二种是洋县语言差异,汉中地区有几种语系,山区县多西南官话,南郑、勉县、城固、汉台山区也有西南官话,平川也有中原官话夹西南官话语系,而洋县全境独关中话语系,语言干脆有力,话语快,加有些方言多脏话,如锤子、球、哈怂等,外地人听不懂外还在耳目中听有些霸力,强悍,加之语快声大,外地人在气势上有些惧怕让他,而洋县人“得理不让人”,久而久之外县人从心理上惧怕洋县人,洋县也“自以为势”。洋县人与外县人争执或斗殴,洋县人便不分事由给本县人帮忙。洋县人眼内总以为天下洋县独好,有人说洋县不好或善意评论,洋县人不认任何人也要与人决裂,这些“爱故乡”“集体主义”观念传承延续使外地人对洋县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对洋县避而远之,说洋县人“难然”“狡”等不太切实看法,形成“不待见”的观点。
洋县的酒席我吃过十几次,说实在话洋县的酒席场面氛围我不敢恭维(不是菜肴),二十年前的洋县酒席由于经济条件不行,席面多油炸果之类,肉类不多,厨具碗盘多农户中借用,由于厨具缺乏,只好单一出菜,吃一碗撤一碗,这样使厨具利用高,加之多在院场置席,风大出席全凉,由此形成这种“流水席”。由各户借来桌凳高低大小不等,形成不成规矩的酒席场面,加之经济条件不行,吃席相应比农家普通生活好,二十年前吃席人大多自带一只茶盅或碗,将席面上自己一份装走,吃席人多吃底菜或汤菜,装走的菜给在家的老人,小孩吃。菜一端上,一抢而光,本地人已习惯,外地人面薄入席十分难堪,吃席如同抢席,外地人对这种习俗也十分惊讶,加之说正面者少,负面话多,传来传去添盐加醋,把个洋县饮食文化传得乌七八糟。
洋县人“婚闹”也不一般。由于洋县人性格直爽,做事直接化,把本应热闹的婚事加之地域化兴趣,使婚庆更喜庆,于是洋县人把戏了新郎,新娘更加多趣,又把新郎父母用服饰,颜料,锅黑打扮,佐以“吹火筒”“尖尖帽”用各式方法戏笑,后又将新郎叔伯婶娘同样戏之。新郎的好友用粗野方式“惩罚”新人,逼新郎父亲背,抱新娘等不雅动作。在一村竟发生几村村民将新郎父抬起向新娘“撞油”,父不忍其辱,差点自杀。在外地人眼中这种风俗属“粗鲁”,洋县本地则认为“喜兴”增添了婚礼热闹,说“三天不分大小”,村户互相取乐,换着时机“报复”取乐,延续着这种“不雅”婚闹,也形成洋县等地区独有“婚礼”风俗。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民俗,婚俗和其它民风,形成独特的地方风俗。洋县也一样,它与其它地方风俗也有所相同而有所不同。洋县婚俗是经人介绍的第一次叫背见,即有意者双方,(女到男方)小见。“瞅瞅”,第二次大见,即订婚。此次男方须四色四礼给主家和族亲,姑舅等备礼,须有酒有肉、有米有面,洋县有句俗语说“酒肉的朋友,米面的夫妻”故而需礼数带齐。下来男方在婚前须到女方送节,少不下清明、端阳、中秋、春节,女方父母生日须送节日礼。婚期订好,男方须给女家酒席钱,离娘钱等。另新郎自己须在新房内置办家具铺设,女家只陪嫁一定被褥枕头。六礼俱全良辰吉时,新郎除礼品外另带公、母鸡两只,母鸡给女方家留下,公鸡带回。新郎家由亲族组成接亲队伍把新娘接回,没有鼓乐,只有鞭炮。娘家送亲人同姓,同村,与新娘认识都去送亲,晚饭吃毕全归。这与汉中山区有异,山区婚俗是男方四男四女接亲,有鼓乐随行,另抬陪嫁人十几或更多,沿途吹打锣鼓,在女方家把人接回,陪嫁抬回。女方也是四男四女送亲,在男家三天后,送亲人才回,没有“婚闹”一说。洋县婚俗一般当天举行,当天结束,只有回门,没“住十”一说。
其实洋县人有很多优点,洋县人勤劳,男人勤农,妇女纺线织布是陕南人男耕女织的楷模。洋县人聪慧是陕西有名“犹太”人。洋县话多关中味,秦腔在洋县世代传承很有名气,几乎人人会唱几句,村村均能组剧团,洋县有全国少有的,独一的秦腔艺术研究院,洋县社火很有名气,高台芯子全国知名。洋县民俗“送春”,春节“扫五穷”都有特色,洋县烟花与湖南浏阳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五年庆典,在天安门施放烟花就有洋县烟花,当时国家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就为小江烟花非遗传承世家封太刚,封太喜颁发有奖状纪念品就是特证。洋县文化与书法艺术普遍,尤为“春联”不但字是绝联,户户张贴陕南乃至全国少有。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有“犹太”之商的洋县更“穷则思变”,土地承包制后的洋县人尝到甜头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观念的改变先是办家庭作坊,中小型工商,合伙办企业,北上北京、南去深圳,经商务工攒得“第一桶金”,先是改造住居,洋县村镇小楼林立,新房连片,国家扶贫政策深入带动,城乡建设一年一变样,其它不说,光磨子桥从一破烂的小乡场变成洋县卫星镇。洋县人走南闯北,把过去“旧”观念逐渐改变,把外地“新”风俗带回洋县,使洋县“风气”大变,过去的流水席已将外地菜肴掺和引进,使酒宴更加丰富。农村生活也从“麦拉”改变,副食肉品也增加,老人小孩也是想啥就能吃到。过去“带餐”风俗也随之根除,现在酒席场面桌凳整齐,漂亮卫生,保持的“流水席”更加丰盛、卫生、大方。婚俗既保留了历史传承地方风俗礼节,又引进许多外地文明成份,整洁一新的庄院,漂亮如一的车队,时尚的穿戴,以及现代流行的婚礼主持,佐以原遗留成份“婚闹”改变成文雅的“婚趣”,又夹杂着“面皮”和“菜豆腐”传统饮食文化美味。洋县人正接受外地婚俗和本地文化传承的文明融合,走向世界,走向幸福。
作者简介:宁文海,现年七十三岁。汉中市镇巴县渔渡镇人。爱好文学多年,先后在《广西文学》《四川文学》登载小说,散文多篇,在本县《山之魂》发表小说,记实文学,散文,诗歌多篇。爱写乡愁文章。
来源:品读汉中s
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作者/来源:汉中在路上
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