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乾元二年(年)十二月,诗圣杜甫一家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就从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出发,一路颠沛流离,直奔天府之国。来到成都之后,在亲友们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处草堂,供自己家人居住,这就是杜甫草堂的由来。
杜甫是诸葛亮的超级粉丝,他对诸葛亮非常崇拜,一生写下了二十多首与诸葛亮相关的诗歌,在著名的《八阵图》里,杜甫称颂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五》里赞美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第二年(年)的春天,杜甫听说在成都南郊有座诸葛武侯祠,就一路打听着,准备去祭祀诸葛亮。
那么成都的诸葛亮武侯祠是怎么由来的呢?
年三月,蜀汉皇帝刘备伐吴兵败,退守到白帝城后,召见诸葛亮等大臣,安排托孤事宜,同年四月,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同年八月,蜀国后主刘禅追谥刘备为“昭烈皇帝”,庙号烈祖,将其葬于成都的惠陵。并依照“有陵便有庙”的秦汉旧制,在惠陵前面建了“汉昭烈庙”。
建兴十二年(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诸葛亮的部下依照他的遗言,将诸葛亮安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一具棺材。后主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因为诸葛亮的爵位是武乡侯,所以后世尊称诸葛亮为“武侯”。
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拒绝为其立庙。但是,公道自在人心,蜀中百姓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见朝廷不给诸葛亮立庙,就干脆自发祭祀,每年四时的节日,就在道路上私祭诸葛亮。
后来,蜀汉的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认为这也不是个正事啊,就向后主刘禅进谏,刘禅无奈之下同意了,但提出地点不能在成都,命人“为亮立庙于沔阳”,就在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诸葛亮墓的附近建了庙。这是历史上最早的武侯祠。
西晋一统三国后,肯定不承认蜀汉政权的合法性,所以刘备的昭烈庙也就被推平了。
西晋后期,"成汉"政权的建立者李雄感到诸葛庙远在汉中,祭祀不便,就在成都少城为诸葛亮建了武侯祠。这是成都武侯祠的最早来历。
到了南北朝时期,齐高帝萧道成命人在成都的南郊,惠陵的东侧新修了一座昭烈庙,然后,把位于少城的诸葛武侯祠,也挪到了昭烈庙的西侧。
据《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记载:“先主祠在(成都)府南八里,惠陵东七十步。齐高帝梦益州有天子卤簿,诏刺史傅覃修立而卑小”,“诸葛武侯祠在先帝庙西。”
就这样,刘备、诸葛亮两人终于在去世后又在成都重逢了。也就是说,刘备的昭烈庙、诸葛亮的武侯祠是并列独立存在的,各有各的香火供奉。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朝,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一子,年被朱元璋封为蜀王,年,二十一岁的朱椿来到自己的封地成都。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刘备的昭烈庙内人烟稀少,而诸葛武侯祠内却是人来人往、香火鼎盛。
朱椿很不是滋味,他是皇室子弟,自然要维护皇帝的权威。于是,他以“君臣一体为由”,取消了武侯祠,将诸葛亮的塑像和牌位移入到昭烈庙中,按照文东武西的排列,置于刘备塑像的东侧,将关羽、张飞的塑像置于西侧。
即使如此,成都的老百姓依然将昭烈庙称为武侯祠,祭拜的主要对象依然还是诸葛亮。
到了明朝末期,武侯祠毁于战乱。清朝康熙十年(年),在川湖总督蔡毓荣的倡导下,由四川按察使宋可法主持了武侯祠的重新修复工程。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特意将刘备的昭烈庙置于前殿,将诸葛亮的武侯祠置于后面的主殿,由此确定了诸葛亮的主祀地位。
这样的布局一直延续的现在,人们还是同往常一样称为武侯祠,而不称昭烈庙,可见民心之所向啊!
当杜甫祭祀、参观武侯祠后,心潮澎湃,提笔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是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南郊。碧草映照着石阶,不过自为春色,隔着树叶米鸣叫的黄鹂,徒自发出悦耳的声音。
刘备为了天下大计,频繁地三顾茅庐,诸葛丞相辅佐两代君主,显示出老臣的一片忠心。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诸葛丞相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而泪湿衣襟!
杜甫作为官宦的后代,从小就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理想,但是,由于奸臣当道,他仕途坎坷,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他在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杜甫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杜甫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更是无限仰慕,倍加敬重,对诸葛亮的英年早逝也倍加惋惜。
这首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抒发了杜甫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首联这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的“寻”字,表明杜甫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马由缰,表明丞相祠堂是杜甫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从而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写杜甫眼中所看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渲染出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由于杜甫是专程来拜谒、祭祀,无暇欣赏这美好的景象,所以说是“自春色”、“空好音”。
颈联两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生动地表达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郑重地道出了杜甫之所以敬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前一句是指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年),诸葛亮为了伐魏,他统率大军,六出祁山,占据了五丈原,与老对手司马懿相持了一百多天后,不幸病死于军中,享年五十四岁。后一句的“英雄”,是指包括杜甫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敬仰以及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全诗短短五十六字,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们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读到最后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首千古绝唱,既彰显了诗圣杜甫的无限感慨,又道出了诸葛亮这位伟大政治家的遗憾。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转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