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网
制种不是“庄稼活”
——勉县油菜良种繁育写真
在汉中市勉县周家山镇黄沙社区居委会旁,裕丰油菜制种专业合作社专门开辟了一个地块做鉴圃。秋播时,合作社把从种农那儿收回来的油菜种子按户各种一行,待到春夏开花结果时,各家制种的优劣差异一眼就能看出来。
在勉县,有一群专门从事油菜制种的种农。为了一粒健康的种子,他们突出科技创新,打破常规制种方式,去除品种中自带的“杂质”,把试验田孵化出的新品种转化为更适合大田种植的良种,让菜农拿到的都是健康的优新品种。
勉县作为汉中市国家油菜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核心区,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每年,汉中市要提供全国四分之一的杂交油菜种子,勉县就得完成其中的一半。
当春夏交替之际,这些曾肆意绽放的油菜花将结出籽粒饱满的种子,销往长江中下游多地,让一粒粒好种子“长”出农民富裕富足的好日子。
育种的“实验室”在田间地头
培育一粒新品种子,要经历培育、繁殖、推广三个环节。勉县的种农主要承担繁殖这一环。乍一听,有点像“来料加工”,但实则在制种过程中,他们不停地进行技术革新,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革命,就是让所有的“麻烦”都留在制种环节。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勉县就有群众参与油菜制种。随着杂交油菜新品种的出现,油菜制种的产量迅速增加。
年,勉县在全县推广了亩“三系”制种杂交油菜“秦油2号”,这是国内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国家级杂交油菜品种,比常规油菜品种平均增产30%—35%。
但这个品种有个娘胎里带来的“毛病”:一旦开花时遇到连阴雨,本身不育的母本就会育性转变,形成微量花粉变为可育,从而自交结实不能完成杂交,导致种子纯度降低,直接影响大田里油菜产量减产。
当年光勉县种子公司一家就收了30万公斤种子,10万公斤卖到南方市场的种子因纯度不达标导致大面积减产之后,对方要求赔款,库存的20万公斤种子只能强行转为商品。从每斤20元降到每斤一元,产值缩水到二十分之一。
负责杂交种子生产、经营和调运的“陕西省杂交油菜科研生产联合体”被迫解散,各生产成员单位濒临倒闭,直接后果是汉中第二年不能参与油菜制种,要南种北制,把油菜制种挪到渭北去,以干燥的气候减少“微粉”的产生。
但时任勉县种子公司生产科长戚永明认为,勉县的制种优势不应就这样被放弃,他带着团队离开丰润潮湿的老基地阜川镇,到更为干燥的金泉镇新找了一块地,想要依靠栽培方式解决“微粉”问题。
他们尽量选择养分贫瘠的土地,通过推迟播种,加密种植,让油菜长得“差”一点,防止母本自受粉。“我们也是另一种方式的‘优育’,虽然控制了油菜的长势,但是保证了种子的纯度,从而保障农民种油菜的收益。”雍新村党支部副书记刘俊清说,这样制出来的油菜种,种子的产量略低一些,但种到大田里,不会影响产量。对于面临大幅减产与巨额赔款的油菜制种业来说,这是一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办法。
但母本“微粉”的问题一天不解决,这个“杂质”就有造成大田油菜减产的风险。
年秋播时,勉县种子公司试种亩来解决母本“微粉”问题,把“微粉”危害由天控转为人控,时任种子公司经理付云龙牵头完成这项技改。
付云龙带着技术人员想出一个办法,通过给母本用药,使其雄蕊丧失活力,只能接受父本授粉,从而完成杂交。
经过几年的试验摸索,化学控制“微粉”的技术实验成功了,研发出第一代“化杀灵”油菜杀雄药,并很快在全国推广使用。
△勉县元墩镇喇家寨社区的油菜花田
经此一役,科研人员开始尝试在育种时就采取化学杀雄,从源头解决种子的“先天不足”。没想到试验田中呵护出来的新品种,到了大田里量产时却表现不佳,最大难点就是无法解决叶面的受药量均匀一致。
不能进入实际生产的技术,效果就约等于零。
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要育出高质量的亲本,而对于种农来说,就是逐步提高种子单产产量和种子纯度,不让科研人员的心血付之东流。
“我们把问题解决在制种的过程中,产出健康的种子,才能保证大田油菜的收益。”付云龙说,年,他带领着勉县福华公司专做化学杀雄品种的制种。
为了解决均匀喷药的问题,付云龙和技术人员先后改良了多次施药装置,最早设计的是个铁皮罩子,但因太沉了,种农用起来太吃力。
最终成果是一个油壶底改造的小工具,壶底一侧挖个洞,下面还吊着一个小铁坠。从洞孔喷药,能保证药剂不被风吹歪,只喷在母本上,吊坠线长三厘米,保证防护罩和叶面的距离维持在这个距离,不因为高低差异导致喷在叶面上的药量有区别。
不盲目追求“高大上”,制种过程中更多地要考虑技术和工具的成本与实用性,才更有利于推广。
化学杀雄技术生产种子,必须等距栽种。油菜农不得不弯下腰,一株一株育苗移栽。付云龙研究出了一个小装置,在矿泉水瓶口装个阀,人走到测量好的位置,不用弯腰,每按一下就能播4-7粒种子,“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是些老人,让他们长期弯腰在地里不现实,利用这个装置一人一天可以播种两亩半,完成原来十天的工作量。”付云龙说。
有了播种设施革新,化杀油菜制种的亩产量有的能超过普通商品油菜的产量,平均亩产达公斤。目前,福华公司在勉县种植化杀制种油菜“邡油”亩,占全县的制种油菜四分之一。这种油菜品种非常适应机播机收,在长江中下游油菜种植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邡油这个品种市场反响好,年也有其它种子公司尝试制种,但是因为没有这些技术手段,种子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所以目前还只是福华公司一家能完成这个任务。”勉县种子管理站站长裴刚说。
改良,让籽种更具增收“性状”
勉县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良种的代工厂,他们正在尝试把实验室和大田连接得更紧密,努力建成区域级的繁育基地。
裕丰合作社的上游企业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油菜专业化公司,销量在全国排名一骑绝尘,但是它每年给裕丰安排的制种业务却不全是陕西的油菜品种。
年,裕丰根据安排种植了亩“沣油”品种,一个由湖南农科院研发的品种,占合作社当年制种面积的80%以上。
荣华并不是不愿意推广本省的品种,但本地品种个子大,生长期长,在长江流域要赶着插秧放水的关键时机,陕西的油菜品种还不能收获,影响了后茬水稻插秧。而湖南的这一品种适应性高,适合机收,生育期早,市场反应更好,更易推广。
越是表现优良的品种,科研院所和销售企业往往采取专营+提成的方式合作。仅“沣油”这一个品种,公司就要给湖南农科院提成多万元。
为了把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年,裕丰在黄沙社区流转了亩土地,通过平整土地,引水灌溉,建成一片试验示范区,通过先搭台后唱戏,引进科研院所,希望能就近、尽快转化科研成果。
裕丰加强和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及咸阳市农科院的合作,由中心培育新品种,裕丰负责组织农户生产、荣华负责销售推广,初步实现了育繁推一体化。
在这片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区,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油菜研究室主任董育红和咸阳市农科院油菜育种中心主任贾占通的地块挨着,从播种、出花,到收获期,科研人员每次都得在基地呆上一个月以上。
惊蛰刚过,董育红正在记录田里油菜开花的时间,他的育种材料中有部分已经套上了袋,试验能否自交结实,培育更适宜的新品种。
在育种中,比起创新,专家们更愿意称之为改良,通过技术手段改掉原有品种的不良性状。前不久,试验区育出了个子矮开花早的新品种,已经卖给荣华公司专营,销售一公斤能提成四元。
试验区缩短了从实验室到大田的距离,有了这块试验区,陕西油菜品种的试验田从大荔到杨凌,再到勉县,生育期才进一步提早,个子逐步变矮,正在追赶超越其它先进品种。
年3月,裕丰合作社拿到了省科技厅授予的“县域科技创新示范站”称号,每年全省只有五个名额,对基地的硬件投入,科技创新、科研项目都有标准要求。
“20多位专家在这里种下了上万份材料,育得好的品种转让给销售企业,迅速进入种子生产,走育繁推一体化的道路,加快品种商品化。”戚永明说,他自己手里也有曾经半途而废的亲本材料,专家近在咫尺给予指导,他终于拥有了三个通过国家登记的品种。
中国油菜的育种技术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困难只在于生产环节,必须要培育出适合机械化大规模种植的品种。
咸阳市农科院在试验区内种植了32亩试验田,每年种植多份育种材料,油菜研究室主任贾占通正在按生产流程,试验全程机械化与一次性包装的可行性,看品种是否能适应最终的生产要求。“在关中的平地上可以把行距排好队,用机械很规则地种出来,像种小麦一样种油菜,但是在山地怎么应用我们还在探索。”贾占通说。
下一步,勉县打算继续与湖南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紧密联系,让对方把亲本繁殖、新品种试种都放在勉县,打造一个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种业发展示范区,带动油菜制种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种子健康,农业才会健壮
当种农能从产业获取收益,才能更尽心地做制种,种业才能发展。
在种农眼中,用于制种的油菜花和普通油菜花搭眼一看就能区分,“制种油菜种起来分母本父本,按比例种植的,隔几行就有高低错落,普通油菜是一抹齐的。”雍新村党支部副书记刘俊清说。
而这背后,收益也有高低之分,农户从事油菜制种,亩平均收入元以上,比种植普通油菜亩均增收元至元。
金泉镇的五道沟村现今并到雍新村,村如其名,自然的沟壑把田地隔成一个个条块,这个影响其它作物追求产量的劣势放到油菜制种上成了优势,它形成绝佳的隔离区,制种基地就隐匿在群山之中。
在戚永明的记忆中,一开始公司选择基地并不在五道沟村,他们在隔壁村考察的时候,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刘俊清冒着大雨找到他们说:“我们这里也能搞制种油菜,你们来看看。”
刘俊清是五道沟最早一批从事油菜制种的人,当时他所在的组员纷纷外出打工,67人只剩下3个人在种地,刘俊清盘了8亩撂荒地种植制种油菜,到年扩展到25亩,当年收了公斤种子,光编织袋就装了60袋。
最繁盛时,五道沟村有80户种植油菜,随着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增多,许多家整户搬离山区,剩了62户,还大多都是老年人。种农们拾上了撂荒地,各家的种植面积逐渐加大,但是他们的体力渐渐跟不上。
年,勉县裕丰油菜制种专业合作社成立,建成亩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分布于金泉镇雍新村、镇川镇胡家渡村、阜川镇四坪村等三镇八村,制种户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
油菜种植期内,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协议,把亲本种子、农药配送到农户,分散育苗,统一管理,标准移栽,并约定油菜制种收购价格不低于普通油菜籽两倍。
村民张柯发承包了40多亩土地,专门搞油菜制种。一亩地至少能产公斤种子,按照12元每公斤的售价能卖元,制种过后的父本仍然可以做普通油菜销售,即使扣去一些杂费,一亩地也能收入元。
84岁的武桂兰,自己有5亩地,种、收都雇别人干,年卖种子净赚元,地里剩下的父本榨了30斤油,还可以用于自家食用。
收益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扩大油菜制种面积中,一年合作社光种子款就支付了80多万元,还不算期间除杂、喷药的人工工资。
在整个油菜生长期,合作社就近组织劳动力,短期培训后,在技术员的带领下开展田间除杂、污染源清除、打药化杀等工作,群众在自己田间干活还能拿到工资。“年我挣了30元,0元都给了别人帮工的工钱,现在合作社统一安排干活,这笔费用就省下了。”刘俊清说。
村民吴新华和80多岁的老父亲一起生活,因为不能外出打工,他拾了外出人家的撂荒地制种,渐渐发展到18亩,加上他在合作社打工挣的一万多元工钱,去年收入3.2万元。
种农们制种的面积一点点扩大,技术也在精益求精,收益进一步提高。
裕丰专门开辟出来一块地做鉴定圃,把从种植户手里收来的种子每户种上一株,待到初花时就能看出谁家种子好。种子质量达标,上游销售企业荣华公司会给各个基地发奖金,最高的一年,裕丰拿到了20多万元奖金。
化杀制种的收益就更可观了,全国已有万亩耕地种植化学杀雄后的油菜品种,而主要制种地都在勉县。
新铺镇新铺社区因为日光条件好,产量高,年种了亩制种油菜,平均亩产斤,每亩的平均收入超过元。“有三分之一户单产超过斤,一亩地收益元,是种普通油菜的三倍还多。”付云龙说。
(当代陕西徐旻禾)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