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死后被蜀汉王朝谥忠武侯。诸葛亮生前死后在西南地区深受官民爱戴、怀念,死后不久在蜀汉地区就出现“百姓巷祭,戎夷野祀”的民间自发祭祀现象。

蜀汉后主景耀六年(公元年)诏立诸葛亮庙于沔阳(今陕西勉县),此后不久襄阳隆中、西蜀成都先后出现纪念诸葛亮的庙宇(后世习称武侯祠),至隋唐宋元时期诸葛亮庙宇已经在西南地区星罗棋布。四川地区作为诸葛亮的主要活动地区,其崇拜现象占据了民间信仰的重要地位,并保留了众多的纪念遗迹。明清时期是诸葛亮信仰的重要发展时期,武侯祠、庙也大量出现于成都地区。

壹华阳县(今天府新区华阳镇)

1.南郊武侯祠:据《天启·成都府志》载:“汉庙,万里桥西南,祀汉昭烈、孔明、关羽、张飞、北地王谌及诸葛瞻、傅彤。”

汉庙即汉昭烈庙。年刘备死后葬于南郊惠陵,在惠陵东修建汉昭烈庙。而武侯祠始建于五到六世纪南北朝时代,“武侯初亡,百姓遇朔节各私祭于道中,李雄始为庙于少城。”后少城战乱,仅武侯祠独存,大约在南北朝时代迁往成都南郊,与惠陵为邻。

明初朱椿拆武侯祠,将武侯像移入刘备庙中.武侯祠与汉昭烈庙合二为一,百姓将改建后的刘备庙称为武侯祠。明末,武侯祠毁于战火。清康熙十一年重建,重建后的武侯祠后殿专祀武侯,乾隆、道光又进行了多次维修,武侯祠现在位于成都南门武侯祠大街。

2.锦江街诸葛祠,即诸葛井祠,在城南锦江街,据民国《华阳县志》载为明万历时乡人所建,杨名《修诸葛井祠记》载,明嘉靖时(—年)巡抚王大用在此建诸葛祠。清初祠毁,后重建。《成都市地名录》载锦江街北侧之诸葛祠。在今成都锦江区江南馆街,祠、井已废。

3.簸箕街丞相祠,在“县北六甲二里簸箕街,名丞相祠,汉末所建,清朝历有培修。”

蜀中地区最早的武侯祠应为李雄所建的少城武侯祠,“汉末”应为民间传言,明吴之嗥《新建诸葛武侯城北祠庙碑记》载:“侯固多祠,于蜀更多,郡之城南有昭烈帝祠,以侯配餐,用三代制也。城西有祠,城北址存而祠废,无所考。”

簸箕街武侯祠即明万历四川巡抚吴之睥新建之武侯祠。清朝历经重修,近代衰落。

4.九里堤诸葛庙,“在县西六甲八里,在九里堤之南,名诸葛庙,创建年月无考,国朝乾隆九年重修。”

九里堤为唐高骈所筑,宋乾德年间刘熙古重修,堤岸上建刘公祠堂。后经战乱,堤损祠破,九里堤为诸葛亮所筑的传言在明代流行,百姓将刘公祠改建为诸葛庙,祭祀武侯。乾隆年重修,现为九里堤小学校址。

5.诸葛祠,“在府治北。”建制无考,当在明天启年以前。

贰新都县(今新都区)

八阵庙,史料载:“在新都治二十里,即武侯祠,前有八阵遗迹”;‘武侯祠在县东二十里弥牟镇前临八阵图,建置不知始于何时”。

武侯祠为明弘治九年重建。清雍正十三年果亲王建碑亭、书“万古纯忠”额于祠,乾隆四十一年重修,光绪二十一年乡人捐资培修。八阵图遗址在今天弥牟镇中街一侧农贸市场,武侯祠在年扩建学校时拆毁。

叁崇庆

崇庆大庙,在今江源镇,明代古刹,原名古德庵,供汉昭烈帝,后殿祭祀诸葛武侯。创建年月已无考。

肆邛崃

邛崃有孔明庙,在今邛崃西南孔明乡。据清嘉庆二十三年《邛州志》记载: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驻师于此,后人立庙镌刻祀之。清乾隆年间,邑人马登甲、李秀梅、李秀林等历次修建,名为孔明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