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位武乡侯
谥号忠武侯
祖上诸葛丰(汉朝司隶校尉)
父亲诸葛珪(东汉末年泰山郡丞)
母亲章氏
岳父黄承彦
叔父诸葛玄
配偶黄氏
兄弟诸葛瑾(兄)诸葛均(弟)
子女诸葛瞻(亲子)诸葛乔(养子,实乃长兄诸葛瑾之子)
孙子诸葛尚(瞻长子)诸葛京(瞻次子)诸葛攀(乔子,后因诸葛恪获罪,满门抄斩,故重归诸葛瑾门下)
重孙诸葛显(攀子)
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年),字孔明,号卧龙,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8岁丧父(一说是9岁丧母,12岁丧父),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诸葛玄,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郡(今南阳城西)。建安四年(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郡诸葛草庐,拜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草庐对》。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诸葛亮于危难之际出而辅佐刘备,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
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草庐对》等。由于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国演义》上讲述很多。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的纪念古迹很多,全国有数十处。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
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汉中的勉县,勉县武侯祠乃天下第一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建于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春。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现勉县武侯祠巍峨壮观,规模宏伟,有七院六十余间殿宇,既是凭吊先贤之所,又是文物游览之地。更有意义的是,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
目前最出名的除成都武侯祠、勉县武侯祠外,还有南阳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祁山武侯祠等。
此外,还有建于唐代前的五丈原诸葛庙,建于明代的武侯宫(湖北蒲圻),建于建安时期的黄陵庙(湖北宜昌)等。浙江兰溪的诸葛镇,因诸葛亮子孙世代群居此地而得名。明万历年间始建丞相祠堂,距今已历三百七十余年。丞相祠堂有古建筑五十二间,内设诸葛亮灵位。近些年,兰溪丞相祠堂渐负盛名,影响日盛,是兰溪一大史迹和揽胜之地。
后代子嗣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与黄氏结婚,婚后近三十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此期间,诸葛亮曾经将大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诸葛乔过继为子。诸葛乔在25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遭到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成为诸葛瑾的后人,为之传递香火。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
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军。据说蜀国朝廷里面只要有任何顺应民意的事情,虽然它并不是诸葛瞻所为,但民间都奔走相告,说这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
后来,诸葛瞻官至卫将军,一度执掌蜀国朝政。魏国大将邓艾讨伐蜀国时,诸葛瞻率领军队前去抵抗,战死在绵竹。当时他的儿子诸葛尚年仅十七岁,同样战死沙场。
诸葛瞻去世的时候,他的次子诸葛京当时还很小,不到参军打仗的年龄,所以幸存了下来。晋朝统一三国之后,诸葛京被新的朝廷迁居到中原一带,征召为官吏。诸葛京出任过关中地区眉县的县令,并把这里治理得很好。想当年,他的祖父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县,都未能如愿。没想到历史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他从未谋面的孙子成为这里的县令。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年投效东吴,深得孙权的器重。后来官至大将军等最高军职。他的长子诸葛恪更是青出于蓝,在吴国权倾朝野,后来死于一场政变,东吴的诸葛家族被满门抄斩。
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很早就追随曹操,在魏国担任一流高官。后遭司马家族的打击,其家族也被全部杀光。
如此一来,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东琅琊一带的族人之外,史书上有记载的幸存者就只剩下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了。诸葛京在担任眉县县令之后,继续升迁,最后官至江州刺史。从此,史书上就不再有诸葛京后人的记载。
那么,诸葛亮是否有直系后代传承至今呢?目前,在山东临沂和浙江兰溪各有一批姓诸葛的人士,他们都有各自的家谱记载着与诸葛亮的渊源关系。在浙江,诸葛后人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据说,他们都发源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村。
从明代起,兰溪一带的诸葛族人主要以经营中医药业为主。据说这是秉承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一祖训。后来,他们在此行业中逐渐发展壮大。清代中后期,诸葛族人把他们的中医药店开到了浙江各地,乃至于全国各大城市,形成“兰溪药帮”这一商业帮派,盛极一时。
诸葛亮年谱
年号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
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
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章)。
建安2年
197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建安4年
199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
即著名的“草庐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
28岁
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建安14年
209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率兵与刘备会师。刘备进成都,掌管巴蜀。诸葛亮任蜀军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兼任大司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筹集军粮,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
41岁
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
43岁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稳定因刘备战败而混乱的人心。
蜀建兴3年
225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蜀建兴4年
226
46岁
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蜀建兴5年
227
47岁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蜀建兴6年
228
48岁
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曹魏采取主动行动.
蜀建兴9年
231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蜀建兴11年
233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诸葛亮北伐一说是五次,一说是六次,区别是建兴八年(年),曹魏采取主动行动,发兵分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被迫进行北伐抗敌。
诸葛氏家谱
1、诸葛丰(《汉书.诸葛丰传》)
2、诸葛硅--章氏(《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谱》):三子二女
3、诸葛谨--诸葛谨妾:三子
4、诸葛恪:三子
5、诸葛绰
5、诸葛竦
5、诸葛建
4、诸葛乔:一子
5、诸葛攀:一子
6、诸葛显
4、诸葛融:三子佚名
3、诸葛亮大姊--蒯祺(《襄田府志》)
3、诸葛亮小姊--庞山民(《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襄阳记》)
3、诸葛亮--黄氏:二子一女
4、诸葛瞻:三子
5、诸葛尚
5、诸葛京
5、诸葛质(《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
4、诸葛怀(《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4、诸葛果(《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朝真观记》)
3、诸葛均--林氏((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诸葛氏谱》):一子
4、诸葛望
2、诸葛玄
2、诸葛...:一子
3、诸葛诞:一子
4、诸葛靓:二子
5、诸葛颐
5、诸葛恢
其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缺失部分:
一、当补的[诸葛亮家谱]--诸葛谨那一家子
1、张--诸葛氏
张昭传:“初,承丧妻,昭欲为索诸葛瑾女,承以相与有好,难之,权闻而劝焉,遂为婿。”关于她的直接记载,只有这么一条,看不出有啥“历史价值”。可是,却因为她的存在,而形成了孙吴士族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如下所示:
⑴、第一重关系:
诸葛谨女诸葛氏--嫁--张昭子张承。既孙吴政权中两大重臣的联姻、两个士族的联姻,并且由孙权一手促成。而其为张承生下一子二女:张震、大张氏、小张氏。
我们先看看关于张震的资料,如下:
张昭传:“(承)子震嗣......震诸葛恪诛时亦死。”
诸葛恪传:“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皆夷三族。”(此条记载还涉及诸葛谨另一个不见史载的女儿,稍后再论。)
⑵、第二重关系:
大张氏--嫁--孙权子孙和。生一子:孙俊。
张昭传:“生女,权为子和纳之。权数令和脩敬於承,执子婿之礼。”
孙和传:“太元二年四月,权薨,诸葛恪秉政。恪即和妃张之舅也。”
孙和传注引吴历曰:“和四子:皓、德、谦、俊。孙休即位,封德钱唐侯,谦永安侯,俊拜骑都尉......俊,张承外孙,聪明辨惠,为远近所称,皓又杀之。”
⑶、第三重关系:
小张氏--嫁--陆逊子陆抗。生一子:陆景。
陆逊传注引文士传曰:“陆景母张承女,诸葛恪外生。恪诛,景母坐见黜。”
⑷、第四重关系:
大张氏女孙氏--嫁--小张氏子陆景。
对于“大张氏女孙氏”,大家可能有点不明所以。如下所示:
陆逊传:“景字士仁,以尚公主拜骑都尉......景妻,孙皓适妹,与景俱张承外孙也。”
从这条记载可以见到:
①、陆景的妻子是公主。
②、陆景的妻子是孙皓的妹妹。(孙皓为孙和之子,但非大张氏所生。)
③、陆景和他的妻子都是张承的外孙。(既都是张承的女儿所生。)
因此,陆景的妻子是嫁与孙和的大张氏所生无疑。
2、朱--诸葛氏(存疑)
诸葛恪传:“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皆夷三族。”
这句话初看下有双重意思:
⑴、张震和朱恩都是诸葛恪的外甥。
⑵、朱恩只是作为诸葛恪的亲信而受到牵连,非是其外甥。
如若作第一重意思解,则诸葛恪还有一个妹妹嫁入了朱家,生下朱恩。又或者朱恩是诸葛恪妻族的子侄辈。
如若作第二重意思解,则又牵涉到两个问题:
其一,朱恩是诸葛恪亲信吗?
其二,有没有其受牵连的必要理由呢?
诸葛恪传:“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欲为变,与亮谋,置酒请恪......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密书与恪曰:“今日张设非常,疑有他故。”恪省书而去。未出路门,逢太常滕胤,恪曰:“卒腹痛,不任入。”胤不知峻阴计,谓恪曰:“君自行旋未见,今上置酒请君,君已至门,宜当力进。”恪踌躇而还,剑履上殿,谢亮,还坐。设酒,恪疑未饮,峻因曰:“使君病未善平,当有常服药酒,自可取之。”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酒数行,亮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著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斫约,断右臂。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云:“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复刃,乃除地更饮。”
诸葛恪传注引吴历曰:“张约、朱恩密疏告恪,恪以示滕胤,胤劝恪还,恪曰:“峻小子何能为邪!但恐因酒食中人耳。”乃以药酒入。孙盛评曰:恪与胤亲厚,约等疏,非常大事,势应示胤,共谋安危。然恪性强梁,加素侮峻,自不信,故入,岂胤微劝,便为之冒祸乎?吴历为长。”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约和朱恩二人在孙峻密谋杀诸葛恪时通风报信,应属其亲信一类。但是,却找不到必须“夷朱恩三族”的理由。因其也只是密密地通风报信而已(既不一定会被孙峻知道),并未如张约一样,直接表明属诸葛恪一派,以至“裁伤孙峻左手”。
那么,问题便出来了。既为什么置誓死顽抗的张约于不顾,而偏去夷朱恩三族呢?这是否表明了,不得不夷朱恩三族的原因,既是因其和诸葛恪有直接的亲属关系。亦既第一重意思:张震和朱恩都是诸葛恪的外甥。
至于张约,笔者认为非是没有夷其三族,只是略去了他的名字。因为他偏偏姓张,极有可能是张震被夷的三族中的一员。这亦是此二人成为以及能成为诸葛恪亲信的根本原因--亲戚关系。
亦因此,笔者认为上引[吴历]之后孙盛的观点有失偏颇。
其一,“恪与胤亲厚,约等疏。”
如若恪与“约等疏”的话,他俩又怎会通风报信?又怎会誓死顽抗?又怎会被夷
族?而这又直接导致了第二个错误的产生。
其二,“非常大事,势应示胤,共谋安危。”
此正因其与“约等亲厚”,才没有将两人的告密信示以相对较疏的滕胤。
其三,“然恪性强梁,加素侮峻,自不信,故入,岂胤微劝,便为之冒祸乎?”
这就更是孙盛个人结合[吴历]想当然的结果。
其四,“吴历为长。”
既以上三个错误相结合的产物。以此看来,孙盛实在不如陈寿矣。
综上所述,关于“张诸葛氏”的直接记载仅来源于[张昭传],而不载于[诸葛谨传]。
其他可证实有此人物的间接记载,则分别散见于[孙和传]、[陆逊传]、[诸葛恪传],不易发觉。此或为有此疏漏的根本原因。至于“朱诸葛氏”,虽然其和诸葛恪有亲属关系的可能性很大,但由于不能证实此“外甥”既“诸葛恪之妹所生”,而不得不存疑。
二、当补的[诸葛氏族谱]--诸葛诞那一家子
按上谱所示诸葛诞仅有一子诸葛靓,诸葛靓生二子:诸葛颐、诸葛恢。现据其他各书,当补上数人。如下:
⑴、司马--诸葛氏
[晋书诸葛恢传]:“武帝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
琅邪王,既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伷。生一子:司马繇。
[晋书司马伷传]:“(伷子)繇,诸葛诞外孙。”
⑵、诸葛恢之子
[晋书诸葛恢传]:“子甝嗣,位至散骑常侍。”
[晋书诸葛恢传]:“以先爵赐次子虎儵为关内侯。”
而南朝刘宋时人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诸葛恢还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方正篇-诸葛嫁女]:“诸葛恢大女适太尉庾亮儿,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