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奇袭白虎团》,那可是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而成,此剧一出,就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年8月,毛主席也观看了这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京剧。
得知这部剧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毛主席立刻就问道:“人还在不在?现在担任什么职位?”身边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听后,有些尴尬地摸了摸头,他只知道主人公原型的名字叫杨育才,现在济南军区任职,其他的一概不知,便回答道:“主席,这件事我并不清楚。”
图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
毛主席听后没再过问,肖华却记在了心里。演出结束后,他立即联系到了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向他了解杨育才的情况,并将结果汇报给毛主席。令人不解的是,此人作为一级战斗英雄,回国多年却依旧担任副连的职务,按道理是不应该的啊!
经过了解后才知道,杨育才的事迹比台上演的还要精彩,他这些年没有升职,很有可能是跟他的从军履历有关,毛主席了解完情况后,不仅接见了这名战斗英雄,还亲自给他升了职。
杨育才放弃回家,主动加入解放军
年,杨育才出生在陕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失去了母亲,和父亲二人相依为命。到了上学的年纪,因为没有钱交学费,小小年纪的他为了生计,从7岁开始就帮地主家放牛放羊,有时候还要做些砍柴、推石磨等重活,每天回到家整个人都累瘫了。
13岁那年,杨育才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拉壮丁,逃到了勉县张家河北山一带,为了生存,还是帮地主家干活,即便在寒冬腊月,他依旧穿着单薄的衣裳,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回家奔丧,却不料在路上,遇到了阎锡山带领的国民党军队。
图阎锡山
就这样,老实巴交的他被强行抓去充了军,杨育才在部队没待多久,就被人发现他善于奔跑,于是,便安排他去当了传令兵。那段时间,他不是没有想过逃跑,可是成功的概率太低了,要是被抓到了,很有可能小命不保。
直到年,杨育才所在的部队被解放军打垮,在被我军俘虏之后,他拒绝了解放军给他回家的路费,主动申请加入解放军部队。加入部队后,他有两个目标:一是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二是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育才没有读过书,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部队只能当一名普通士兵。当然,对此他并没有气馁,他认为只要自己努力,摆在眼前的苦难终会迎刃而解。就这样,在此后的训练中,他都非常积极,并且在战斗时,每次都会冲在队伍最前面,有勇有谋,表现得十分出色。
杨育才表现出色,被上级器重
年,杨育才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了我国鸭绿江边。为了捍卫我国领土的完整,党中央经过慎重商议,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由彭德怀任总司令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作战。
图彭德怀总司令(左一)
当杨育才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决然地选择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当时他还是师团1营3连的一名普通士兵。他所在的部队刚到达朝鲜时,因为对地理位置不熟悉,便决定成立一个侦察队,主要负责观察周边地形以及敌人的动向。
杨育才就是其中一员,原本以他的职务是无法参加的,是他的连长推荐了他,他说:“杨育才的条件很不错,非常适合做侦察员。”这才让杨育才被另眼相看,有了加入侦察队的机会,首先他从小就放过牛羊,经常四处奔跑,腿脚也很好,所以在一些复杂的地形上有很大优势。然后,杨育才的身材也很强壮,让他以一敌五都不是问题,而且头脑足够灵活。
3个月后,团迎来恶战,负责高地的守卫、团部侦察、收集情报、探路开道等任务。
战斗过程中,杨育才带领一个班,成功打退敌人两次进攻,并将阵地夺了回来。直到战争结束,敌人愣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年9月,杨育才参加了东线防御战。此次战斗中,杨育才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很快就被提升为侦察连副连长。然而,虽然他胆大心细,次次都能够成功脱险,但幸运不是常驻在他身边的,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他差点就回不来了。
图杨育才
当时,他在齐腰深的积雪里执行任务,因为好几天没有进食,又高度紧绷着神经,最后没有撑住,晕倒在雪地里。杨育才只记得在昏迷前,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却是在暖烘烘的房间里,他揉了揉眼睛,以为是出现了幻觉。
这时走进了一个朝鲜阿妈妮,杨育才这才知道自己是被她救了,她看见杨育才晕倒在雪地里,身上又穿着志愿军的衣服,便将他背回了家,给他换上了棉衣,又帮他烘干了衣服。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在积雪中待得太久了,手脚都被冻僵了,这位朝鲜阿妈妮想也没想,就解开了自己身上的大衣,将他的脚包裹了起来,用体温让脚变暖。因为双脚不同于衣服,衣服可以烘干,但是脚不能用火烤,也不能用开水烫,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体温的帮助。
当杨育才知道这一切后,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自从那刻起,他就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报答朝鲜阿妈妮的救命之恩。在后来的战争中,杨育才表现得十分出色,受到了上级的重视,对他也开始器重起来,平时一有什么重要的任务,都会交给他去做,而他的传奇就从“奇袭白虎团”开始……
图《朝鲜停战协议》签订现场
自从我军加入朝鲜战争以来,志愿军发动了五次大规模战役,每次都给“联合国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敌人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养兵蓄锐,假意向我军谈和,要求签署停战协议,实则是想给我军背后一击,不过我军早看出他们的心思,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捞到。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年6月,经过十分漫长且艰苦的谈判,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基本上达成一致,当时美军在志愿军的猛势强攻下,连续惨败,其损失惨重,他们不得不承认失败。
同年6月8日,中美双方在《关于战俘遣返的问题》上达成了协定,双方必须无条件交换战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虽然美军已经收手,但南朝鲜的李承晚却心有不甘,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朝鲜统一,如果现在停战的话,之前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于是,南朝鲜政府直接退出了谈判,公然反悔,拒绝以停战收场,甚至还喊话:“要再次向鸭绿江进攻,即使南朝鲜军队不得不单独作战,也在所不惜!”李承晚的举动让美军十分不乐意,反对的声音众多,即使美国军方有意插手,也绝无可能了
所以,“联合国军”总司令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美军可以在背地里支持,但绝对不会参战,就让南朝鲜和志愿军打。随后,李承晚又开始疯狂叫嚣,要对我方志愿军展开全面进攻,并实现朝鲜统一。
李承晚身居高位,却对自家实力最基本的认知都没有,如果他们背后不是有美军,南朝鲜早就已经被北朝鲜拿下了,也早就实现朝鲜半岛统一了,哪里还轮得到他在这里大放厥词?
6月21日,已经收到消息的毛泽东,给彭德怀致电:
“停战协议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宜,需要看情况发展方能做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有必要,马上就打,越早越好!”
按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彭德怀总司令等志愿军领导和朝鲜人民军领导召开了作战会议,决定在金城前线发动一次夏季反击战——金城战役,由60军、67军、68军、54军以及21军在7月发起进攻,杨育才所在的68军师团是金城战役的攻坚团。
图伟大领袖毛泽东
当时,南朝鲜派出了屡建奇功的“白虎团”出来应战,白虎团于年组建,是南朝鲜最早的武装部队之一,因立过几次功,被当作是他们的“王牌部队”。所以,这也成为了李承晚最拿得出手的部队,张口闭口就是要让白虎团击溃我军。
不过管你什么王牌部队,只要志愿军来了,那就得乖乖当个老二,这点是毋(wú)容置疑的。战役开始之前,师经过研究,决定派出精锐小队,用变装奇袭的方式“虎口拔牙”,争取一举歼灭南朝鲜所谓的“王牌部队”,打压李承晚的威风,让他认清自己在战场上的地位。
13人组成奇袭小队,执行“虎口拔牙”任务
7月13日,志愿军准备向李承晚军队发起进攻,“虎口拔牙”的任务交给了副连长杨育才执行。此次任务事关重大,这决定着整场战役的胜败,杨育才挑选了10名智勇双全的侦察员,还有两名负责翻译工作的朝鲜人民军联络员,组成了13人的奇袭小队。
杨育才因为身材魁梧、鼻子大、五官立体,穿上了美军制服,乔装打扮成一个“美军顾问”,而另外12名战士,全部都打扮成护送他的士兵,在出发之前,杨育才让小队人员仔细研究敌防御阵地的部署情况,务必做到人均活地图的地步。
随后,又告诫大家:“该躲的时候就躲,该绕的时候就绕,千万不要和敌人恋战,要记住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袭击白虎团!”就这样,奇袭小队按照事先计划好的路线,走进了第一道防线——高地,虽然阵地上的铁丝网被毁了大半,但还是割破了战士们的手脚。
那时候天已经黑了,四处都是漆黑一片,他们小心翼翼地越过一片片雷区,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战士,轻声喊道:“大家快停下,我踩着地雷了,副连长快点过来啊!”杨育才听到声音后,赶紧快步走了过去,检查他脚底下的地雷。
经过检查,发现那是美式反坦克地雷,没有90公斤以上的压力是不会爆炸的,众人一听都松了口气,但出于谨慎,杨育才疏散了其他同志,让他们去远一点的地方趴着,然后对脚踩地雷的战士说道:“你先把身子卧倒,然后再迅速抽出一只脚,这个过程你必须要快。”
在杨育才的指示下,一切都进行得有惊无险,但这个地雷让他们都提高了警惕,没准这附近还有母雷、挂雷、吊雷等,他们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以免还没和敌军交战,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良久,他们终于来到了安全地带,最起码这里不会有地雷了。
杨育才组织队伍在原地休息,自己则开始清点人数,看看有没有少人,结果还真有趣,我们的人一个没少,反倒还多出了一个人,那人是穿着南朝鲜制服的士兵,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找到了负责翻译的韩淡年,让他去看看这个士兵究竟是怎么回事。
休息了一会儿,杨育才带着小队继续前进,韩淡年则在后面慢吞吞地走,趁着这个朝鲜士兵不注意,一举将他手里的枪夺下。经过问话才知,他是一个传令兵,执行任务中途开了小差,回过神的时候只剩自己了,看到杨育才的小队以为是自己人,便偷偷跟在了后面。
不过,这些可不是杨育才关心的,他关心的是目前白虎团团部的情况,经过韩淡年的盘问,成功得到了敌军的口令,巡逻者问:“古伦姆。”回答者说:“欧巴。”得到口令之后,便将此人解决了,然后继续进行奇袭任务,如今有了口令,此次任务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前进过程中,杨育才发现迎面走来了两个南朝鲜士兵,心中一喜,决定拿他们试试口令的真假,毕竟没有得到证实,其真实性还有待观察,他让韩淡年去问敌人的口令,韩淡年点了点头,朝着他们大喊道:“站住,你们是做什么的?”
韩淡年在气势这块拿捏得很到位,敌军看着韩淡年,有些害怕,怯生生地回答道:“我们是游动哨,只是在周边巡查。”韩淡年冷淡地看了他们一眼,接着问道:“口令。”敌军还以为是被怀疑了,连忙说道:“古伦姆。”韩淡年说:“欧巴。”
敌军没有任何过激反应,由此可见这个口令是真的,随后韩淡年就让两人离开了。靠着这个口令,他们一路上畅通无阻,小队很快就要达到白虎团所在地。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却出现了,迎面驶来了十几辆汽车,都是用来运兵装弹药的车,看来李承晚这次是做足了准备。
而这些汽车的目的地就是——白虎团团部,我军因为及时隐蔽,并没有暴露位置,敌人也没有发现我们,不少韩军都出来搬东西,个个都悠闲自在,还有的在抽烟、聊天,毫无防备可言,这送上来的机会,错过了就可惜了。
于是,杨育才决定趁着敌人不注意的时候,给他们致命一击,当即就命令小队,即刻发起进攻,一名战士直接往敌人那丢了两枚手榴弹,他们被吓得四处逃窜,连我军在哪里都搞不清楚,这时,杨育才大喊道:“给我狠狠地打!”
不到十几分钟的时间,这场战斗就结束了,敌军一大片一大片地倒下,剩余的敌军知道打不过,直接缴械投降了。杨育才带着几人将白虎团的“虎头大旗”从墙上扯了下来,此次战斗我军以零伤亡的代价,击毙敌军二百余名,俘虏19名,白虎团团长、美军顾问被当场击毙。
不争不抢的杨育才,回国多年任副连长
奇袭白虎团一战,不仅让李承晚颜面尽失,同时也创下了我军作战史上的奇迹!此战结束14天后,李承晚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乖乖签字。
副团长赵仁虎看着杨育才等人满载而归,十分高兴,立即向上级给大家请功,为了表彰杨育才及所率领的小队作出的贡献,杨育才被记特等功一次,小分队则被授予集体特等功,除此之外,他们还获得了一面特等功奖旗,上面写着“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匪巢建奇功”。
之后,杨育才又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光荣称号,并被朝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后来从朝鲜回国的时候,他还出席了全军英雄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年9月,杨育才受邀参加了国庆典礼,那时毛主席紧握着他的手说道:“人民感谢你!”后来,杨育才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自从回国之后,他就一直待在济南军区,职位也一直是副连长,按道理他应该会有上升的空间,然而多年过去了,依旧还是个副连长。
图战斗英雄杨育才
其实,对于杨育才来说,职位高低他并不在乎,只要国家和平就是他最大的愿望,因此他从未降低自己的标准,平时依旧坚持训练,从没有过一丝懈怠,不过大家看到这里,也都知道他职位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年在阎锡山的部队里待过。
不然以杨育才的战功和能力,上级部门也不可能让他在副连长这个职位上坐了这么多年,直到年8月,毛主席看了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之后,才想起了这位曾经的战斗英雄,并立即询问身边的人,杨育才现在还在不在?是什么职位?
那时,杨育才已经40岁了,任师侦察连副连长,正在带领比他小20多岁的战士们,在刺骨的河水里训练,前去视察的领导看后,内心都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这种精神令人感动,但对于他的职位也十分怀疑,便将情况如实报告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情况特地关怀
毛主席得知后亲自给他升职,在主席的关怀下,地方部队和当地相关部门才愿意打破成见,不再揪着他曾经是阎锡山的兵不放,开始大胆用杨育才,结果也没有令人失望,他不仅有能力,还很有头脑,经他手处理过的事情都万无一失。
图毛主席
年时,杨育才升任师副师长,于年10月,还奉命以中朝友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访朝鲜。即使他那时已经功成名就了,但还是保持着那颗初心,他可以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但在训练的时候不会讲究情面,对他们要求十分严格。
平时厨房里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也会去厨房里搭把手,杨育才不仅对手下的兵严格,对家里的子女也十分严格,他经常告诫子女,做人靠的就是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想着借自己的光,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
杨育才的大女儿15岁下乡,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护校,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女儿和三女儿都选择去参军,不过在她们二人退伍后,却因为找不到工作十分苦恼,这时她们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便想让杨育才去说一句,这样就不用愁工作的问题了。
奈何杨育才坚守自己的原则,死活不肯松口,这件事情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小女儿考进了解放军测绘学院,唯一的儿子也选择了当兵,在退伍之后也找不到工作,他的妻子心疼了,希望杨育才能够帮一下儿子。
结果,到最后杨育才都没有出面,他常常对子女说:“不是我不想给你们说情,而是我每次想到在战场上倒下的战友,心里就不是滋味,再向组织开口,我心中有愧啊!”
年,杨育才因病逝世,享年73岁,后被安葬在济南市英雄山下的烈士陵园,杨育才的英雄事迹也将永存于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