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描述的就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诸葛亮。他集才华、善良、忠诚、忧国忧民等一切好品质于一身,是千古百姓口中的英雄,他的影响力也一直传承到现在。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治国上,都有他独特的方法和见解。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便是诸葛亮这才华横溢和聪慧过人。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诸葛亮

说起诸葛亮,最熟悉的场景可能就是草船借箭了。在三国赤壁之战里讲述到,周瑜想要陷害诸葛亮,便下达了十天内造出来十万只箭的命令,让诸葛亮知难而退,从而陷害于他。

这明摆着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谁知诸葛亮却立状三天内完成。这让周瑜不知道诸葛亮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让手下的士兵们摸不着头脑、难以置信。

前两天,这诸葛亮是该吃吃,该喝喝,好像忘了造箭这回事,但是私底下诸葛亮早已开始悄悄地准备着。他先是让鲁肃备大船二十只,又各自扎了上千个草人。很快到了第三天,在早上大雾弥漫的时刻,诸葛亮开始了他的行动。

诸葛亮带领船只到曹营前面呐喊佯攻,这让曹军警惕了起来,可又因为这大雾看不清人影,只闻其声,心生担忧,便向江面声音的来源处射箭。

而这正好中了诸葛亮的下怀,曹军射来的箭都稳稳地扎到了事先备好的草人身上,就这样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周瑜的任务。还有很多事例都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在讨伐魏国的时候,诸葛亮又再一次体现了他过人的才华。

由于魏国在讨伐时失手,导致诸葛亮的军队伤亡惨重,存留的士兵所剩无几,只能撤兵逃离回到城内,而这敌军将领司马懿也是紧随其后。

可是诸葛亮手中的士兵已经没有多少,根本不敌敌军,诸葛亮便想出一计。诸葛亮命令打开城门,而自己却坐到城楼上悠闲的弹琴,旁边还有侍从拿着芭蕉扇缓缓的扇着风。

司马懿带兵追到城楼下后,看到此情此景,心生疑惑,担心有诈便带兵撤离了。这一计便是著名的空城计。可见诸葛亮对于敌人的心思的揣摩是十分有把握,完全做到了料事如神。

神通广大,史无前例大发明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不仅是体现到军事、战略层次方面,在后来更是体现到了方方面面,运用到了点点滴滴。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的时候,就是充分利用了汉中优渥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人口数量上面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自给自足的生活。

而且他在军事设备上也大有作为,他发明了铜蒺藜,这是一种钉子,无论你怎么扔,它总会有一面钉子向上,这个发明对于当时主要以铁骑和士兵为作战主力来说,是致命一击。

诸葛行军锅也是诸葛亮的一个神奇的发明。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这样记述:陕西一直处于魏蜀的军事争夺之中。歧山、汉中、勉县等,作为当年的古战场,常会发现许多当年的遗物,而在岐山五丈原发现遗留的铁锅,农民称其为诸葛锅。

这个诸葛行军锅神奇之处便是你倒入凉水,不用点火烧水,水自动沸腾,倒水小米,不用点火烧饭,小米自动煮熟。

因此明朝时平谷县的百姓发现这口锅的神奇时都疑惑不已,便打碎了这口锅想一探究竟,但只在锅的夹层里面发现了水火二字,再无其他。

这项与科学相驳的发明让科学家都惊叹不已,它已经背离了能量守恒定律,凭空产生能量。即使是在当下这么科技发达的社会中也无人能研制出此项发明。

而这诸葛行军锅现如今也无实物验证,只能是靠代代相传至今来记载,因此对于它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

这诸葛行军锅相传还与关羽有一故事发生。这关羽在得到这诸葛行军锅以后,发现这锅倒水,倒米后都没有反应,很是无奈,于是便想尽了法子,却都没有进展。

后来关平提议将关羽的胡须烧来试试,结果没想到这一试还真试成功了。就这样关羽靠这口神奇的诸葛行军锅打下了胜仗。

为民造福,流传后世久影响

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活生生的描绘出了作者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和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对于普通百姓,诸葛亮更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救助更多的人。“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

重视农业生产,维持百姓温饱是诸葛亮对于百姓最开始的要求,他鼓励百姓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他认识到,只有百姓的生活过得安稳,国家的实力才会变得强大。

后来诸葛亮又提出来了水利建设工程,对水坝进行维护。据《水经注》记载,诸葛亮北征,以此(都江)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诸葛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对百姓的庄稼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由此可见诸葛亮对于百姓的贡献之大和付出之多,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得到了那么多人的拥戴,以至于他的事迹到如今都还被世人所歌颂,所传承,所发扬。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他的智慧流传千古,他的品质永不磨灭。

也正是这样一位历史上的伟人,为当今人们的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埋下了忠诚、谦虚、好学的种子。诸葛亮啊,诸葛亮,你天纵奇才才冠三国,你睥睨天下谁与争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