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其实有太多关于他的事情,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比如,公元年10月8日,这位一代名相溘然长逝。再比如,下边关于他的几个问题,有几个是你知道的?
l有一种北方人几乎天天都吃的食物居然是诸葛亮发明的?
l他不仅是一个全能原创音乐人,还能自制乐器~l什么?诸葛亮书法造诣深厚,连宋徽宗都是他的粉丝?l既然空城计、借东风这些都是杜撰的,那他实际战力是不是很渣?l有没有搞错!诸葛亮在曹营还有亲戚?荆州的刘表也和他沾亲带故?关于诸葛亮的上述疑问,在本文中都可以很快找到答案:
目录一、孔明生平
诸葛亮(——年),字孔明,号卧龙。东汉时期琅琊郡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爵武乡侯,蜀汉三杰之一(另二杰为关、张)。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的一生是典型的良臣贤相,后世对他评价颇高,公推其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天选之人
某种意义上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造就了一代名相诸葛亮,使得民间口耳相传,历代名流点赞。鲁迅曾给《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一个神评价,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白话意思就是说简直强成妖怪了。
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全都精通在行,甚至呼风唤雨,甚至“招来六兵六甲,天兵天将”这样的神操作照常玩得很溜,简直就是一个神。
那问题就来了,诸葛亮真有这么强吗?显然,演义中很多地方是夸大其词,但真实的诸葛亮确也堪称“神人”:
(一)政治才干
谈起蜀汉政权给大家的第一感觉往往是大义凛然,而且是勇将辈出。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三国武将排名Top6占了4位的蜀汉,想来也应是国力强盛,然而这些都是评书和演义给大家带来的想当然。
实则不然,在西晋统一中国的时候,蜀汉只有28万户,94万人;同期的东吴有52万户,万人口;曹魏是万户,.28万人口。由此可见,蜀国是三国中最为弱小的。
那么,是什么能让贫瘠的蜀汉政权在连年征战的情势下,还支撑了近50年光景?况且,蜀汉后主刘禅是那样一位人所共知的弱主,在诸葛亮去世后仍然能在位31年,除了外部原因,其实很大程度上,和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能力密不可分:
托孤白帝城第一,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忠心辅政,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就让夷陵之战后有亡国之危的蜀汉迅速恢复国力;
第二,诸葛亮刻意为刘禅培养内政和军事人才,而诸葛亮自身并未独断专权。他去世后,刘禅可以直接亲政;
第三,诸葛亮辅政前后替刘禅铲除了李严、魏延等不便号令之人,去除了刘禅执政的威胁;
第四,蜀汉内部没有稳固的派系,大部分职位都是任贤而居。后诸葛亮时代,蜀汉朝内没有所谓重臣,也没有明显的派系之争;
第五,诸葛亮身后,刘禅废除了丞相的职位,将权力分解,形成相互制约。
陈寿在《诸葛亮传》反复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政绩,称亮之治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对魏、吴两国统治者,均无如此高评价。
当然,除了托孤之后的政务表现,在早先的赤壁之战和入川伊始,诸葛亮就已经具备很强的实干能力,可以单独负责刘备集团的一应后勤事务。
(二)军事才干
坊间一直有人质疑诸葛亮带兵胜少败多,是个“常败将军”,事实如何呢?我们分别从实战和理论两个方面来考量:
1.战绩
刘备健在之日,诸葛亮虽然说业绩不少,劳苦功高,但从事的基本上都是后勤保障工作,类似于汉初的萧何。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领导人,才真正开始执掌兵权、直面惨烈的战事。
根据知乎作者大内义兴在“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历史上什么地位?”一文中统计:
建兴三年,复南中,擒孟获,定五郡;
建兴六年,攻魏定三郡,虏姜维,斩王双;建兴九年,伐魏困上邽;卤城之战,斩首三万,杀张郃;……累计拔城大小座,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应该称得上一位卓越的军事家。
戏剧《空城计》2.治军
诸葛亮治军有方。他的善于治军有如下两大特点:
首先,治军以明。表现为:
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将苑·将材》一文中要求将帅要具备“仁”、“义”、“礼”、“智”、“信”的才能。
规定严格的法令规定。《便宜十六策·斩断第十四》一文对不听从教令的“轻”、“慢”、“盗”、“欺”、“背”、“乱”、“误”七种情形的严肃处理。其次,以信为本。诸葛亮治军重信。诸葛亮认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言出必行。如果用信义来鼓励将士,将士没有不拼命效力的。
虽为文臣,但治军有方(三)文学成就
诸葛亮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卓然不凡的散文大家,器识与文笔俱佳的政论家。大概是因为其他方面成就太过突出,文名反被淹没。
《诸葛亮集》诸葛亮一生以功业自见,未留下很多文章,但其事必躬亲,亲自起草了很多奏章、军令和信函。他随心运用各种文体,下笔不凡,自成章法。诸葛亮的著作编有《诸葛亮集》,其中虽然没有像三曹七子那样的诗赋作品,但诸葛亮的散文和政论作品,却足以与曹氏父子的同类作品相颉颃[xiéháng]。称得起如下评语:
沉雄爽健言简意赅
婉曲深挚情理交融
飘逸潇洒不拘一格
诸葛亮的文学成就主要是散文,其中《出师表》尤为著名。该文作于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公元年),当时诸葛亮平定了南方,决计北伐,给刘禅上表推荐费祎、董允等人,并要刘禅修明内政,重兴汉室。字里行间不作雕饰,自然动人。
(四)发明成就
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不凡表现,如改良连弩,制造木牛流马等。陈寿赞曰——“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经过考证以及民间盛传为诸葛亮发明的器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项:
孔明灯——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时,用白纸糊成无数个灯笼,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使其升空,成功将司马懿大军引走。后来孔明灯被用于许愿祈福。
木牛流马——分为木牛和流马。根据记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公元年-年)诸葛亮在北伐时,为解决长途跋涉运粮的难题,设计了这种高效、安全、省力的运输工具。其载重量为“一岁粮”〈逾4百斤〉,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10万大军提供军粮。更精妙的是,还有机关防止敌人夺取后仿造使用(也许算是最早的防盗版机制吧)。然而,其确切的设计、使用方式至今不明。
木牛流马复原图诸葛连弩——诸葛亮改良当时的“三连弩”,改造成一次能够连射十发的“诸葛连弩”,这种弩杀伤力很强,但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寨。
诸葛连弩概念图八阵图——诸葛亮运用五行八卦的原理研究出这套阵法,据说变化万端,可挡10万精兵。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诸葛亮》。该阵吸收了井田和八卦的排列组合方式,兼容天文地理,是周易思想精髓的实际应用。
八阵图-阵法唐代诗圣杜甫曾做《八阵图》一诗,以赞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可惜八阵图早已失传,后人对其有多种推测,但真实面貌已不可考。
馒头——又叫馍馍,英文名“steamedbread(蒸汽面包)”。据说这玩意是诸葛亮首创。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
诸葛亮于心不忍,便令人将白面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谓之‘蛮头’,即“欺瞒河神之蛮人假头”。今讹而“馒头”,为北方人恰饭必备。
(五)其他才艺
除了上述领域外,诸葛亮在书法、绘画和音乐等方面也均颇有造诣:
1.书法成就
魏晋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诸葛亮墨迹拓本(传)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卷13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又说:“今御府所藏草书一:《远涉帖》。”
这说明到北宋末期(-年)在皇宫大内还珍藏有诸葛亮的书法作品。
2.绘画成就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确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
3.音乐成就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
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
又长于器乐——善操琴;
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甚至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
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空城计》中诸葛丞相城头抚琴自己写歌、自己制琴、自己演奏,还能自己演唱,最牛X的是还亲自写了一本音乐专著——厉害了,我的孔明先生!请允许我代表王力宏向您鞠一躬!
你们帮忙想个形容词吧,我已然词穷。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有些为诸葛亮鸣不平,这样一个“出将入相,通文达艺”的旷世奇才,“立功、立德、立言”大满贯的孔明先生,这不是妥妥的圣人吗?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半圣人”里没有他?!
三、孔明轶事
作为一个成名至今,超过年的超级人气偶像,关于他的逸闻趣事自然不少,下面我们就简要罗列几个:
(一)孔明、献帝,实为一人?
汉献帝和诸葛亮都是年出生,年去世,终年53岁。二者一个从庙堂走向乡野,一个从乡野走向庙堂。两个人一生都在对抗曹氏。这两个同龄人,确实有着一些相同之处,甚至在知乎上关于“诸葛亮和汉献帝是否为同一个人”这样看似ruozhi的问题一度引发热议。
一顿讨论,看完以后让人蒙圈!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二)克己奉公,满门忠烈
诸葛亮总揽朝政十余年,既不敛财,也不营谋私利或名位。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希望他受赐九锡,但是诸葛亮拒绝,表示不能为汉室收复中原就不算有功。
诸葛亮甚至在临死前,还吩咐他下葬时只需要挖一个坑,棺椁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随葬物。
《出师表》-节选诸葛亮之忠诚,备受后世推崇。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国忘家,于《出师表》中表明心迹,直至最后自己食少事烦,病死军中。
诸葛亮死后30年,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蜀汉保卫战中战死沙场,可谓一门英烈。
(三)甘娶丑妻,高门姻亲
当年,荆州名士黄承彦听闻诸葛亮想要结婚,就去找诸葛亮对他说——“听说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虽头发黄、皮肤黑,但是其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迎娶黄承彦之女为妻……看到这里很让人费解。
要知道,诸葛亮可是地道的美男子,“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找个色艺双绝的女子应该不难,为什么偏偏要娶这样一个“恐龙”呢?但是,以他的绝顶聪明,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
黄月英画像果然,著名学者易中天老师,就曾在百家讲坛里给出过答案——诸葛亮是沔[miǎn]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婿,而他的岳母是蔡瑁的姐姐、刘表后妻的亲姊妹,这样看来——演义中被曹操误杀的蔡瑁是诸葛亮妻舅,而刘表刘景升则是诸葛亮姨夫……
原来他媳妇家是“高门士族”,看来真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诸葛帅哥为了进步也是蛮拼的!不由得想起了抖音上那些“不想奋斗的年轻人”……
(四)人格魅力,名士风流
司马懿曾给诸葛亮写信提到,降魏的蜀汉大臣黄权经常赞叹述说诸葛亮,甚至都不顾贻人口实之嫌。司马懿本人在与诸葛亮交战时,派人秘密查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乘坐素车,戴葛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进退。司马懿听说后叹道:“可谓名士矣!”
羽扇纶巾后来东晋桓温征蜀,曾遇见一个一百多岁的诸葛亮生前的小吏,问诸葛亮可以与如今何人相比。小吏回答:“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正不见其比”——嗯,就是诸葛亮之后,再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风度。
四、人物争议
常言道“人红是非多”,围绕诸葛亮这个超级IP,在一些事情上还是有争议的。
(一)故居之争
诸葛亮在《出师表》文中说道,自己当初还是平民的时候,是在南阳耕种的。
因为地域文化的发展,关于诸葛亮的故居,今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有较大的争议。
(二)北伐之谜
辅佐后主刘禅时,他为蜀汉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就是坚持北伐,为此他也多次率军北上,虽然都没有得手,但是始终是坚持不怠。以蜀汉当时的综合国力,靠正面作战,根本就没办法打败曹魏。
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隆中对》当中提出的既定方针,诸葛亮一直在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努力,如果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也有可能打败曹魏的,并非“明知不可为,而勉强为之”。
也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进攻代替防守,正因为蜀汉太弱小,所以才更要示强,让曹魏在一次次进攻面前只能采取守势,从而不敢随意发起进攻。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北伐是出于蜀汉内部政治上的考虑,通过北伐统一蜀汉朝野的思想,同时对势力颇大的益州本土派进行牵制和打压。
上述这些看法似乎都有一些道理,但是也有漏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季汉北伐甚至有貌似腹黑的推断说,北伐就是诸葛亮的“政绩工程”,他除了过于自信和对形势判断有误外,还有些私心——要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托付之重”,因此一意孤行,频繁北伐,名义上是为了蜀国,为了兴复汉室,实际上还是为了他的功名,为了他的对刘备的感情交待。
应该说,诸葛亮其实对坚持北伐的后果也不是没有认识,他也承认“民穷兵疲”,“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有那么多人反对,但他非要“知其不可为而为”。
以诸葛亮的聪明谨慎为什么做出如此不智之举,这不科学!谁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
五、后世纪念
诸葛亮去世后,纪念他的活动层出不穷,很多地方都修建武侯祠纪念诸葛亮,中国大陆目前尚有9处武侯祠,其中以四川成都武侯祠最为著名,而河南南阳卧龙岗、湖北襄阳、黄陵庙、甘肃祁山、陕西勉县、岐山、重庆白帝城及云南保山也都有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末联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震撼人心。
除了在各地建立祠庙祭祀之外,诸葛亮更成为了各种文学艺术创造的主角,包括各种传说、诗歌、戏曲、小说等。诸葛亮的形象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逐渐神化。
直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达到极致,诸葛亮作为第一主角,成为了一个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半人半神”的存在。
有关诸葛亮的人和事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这位高风亮节、德才兼备的人物对后世仍然产生着影响,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难道不值得我们崇敬、缅怀么?
据说直至今日,在云贵川一带,还保留了很多与诸葛亮相关的民俗,真是这样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44.html